11. 查尔斯?汉迪
英国《
金融时报》称他是欧洲屈指可数的“管理哲学家”。 汉迪有“管理哲学家”之称。他认为,真正的商业问题都是“发散性问题”(即无法找到唯一答案的问题),这是商业管理的困难之所在,也是其魅力之所在。
汉迪研究了包括英国、日本、德国等国家的商学院以及
职业经理人的
培训现状与历史,对
职业经理人的
培训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 大前研一
麻省理工学院博士。曾任麦肯锡日本分公司董事长,兼任许多跨国公司的管理顾问。1994年7月离开麦肯锡,现任创业者商学院校长和一新塾校长。被英国《
经济学人》杂志评选为“全球五位管理大师”之一,“日本
战略之父”。
大前研一在《思考的技术》中提出的逻辑思考方法对中国企业管理者及咨询管理人员都产生过重要影响。在“中国威胁论”甚嚣尘上时,他在《China Impact》一书中以事实不断强调,中国的崛起对于世界,尤其是亚洲,首先是一个重大的机遇,而不是什么威胁。 未来10年,世界最重要的课题就是如何与一个强大的中国相处。“中国机遇论”为国外企业走进中国、中国企业走出去,在舆论上扫清了障碍,求得了发展空间。
13. 孙子
本名孙武,春秋末期著名军事学家。其所著《孙子兵法》不仅是中国古代的军事谋略宝库,而且在世界上也久享盛名,被称为 “兵学圣典”、 “世界古代第一兵书”。
《孙子兵法》十三篇总结出来的许多用兵之道,穿越千年,在20世纪中后期的影响超越了军事学,被广泛地运用到现代企业管理中,涉及领导艺术、组织管理、
战略决策、行销谋略等诸多领域。
具有反讽意味的是,最早发现《孙子兵法》的管理学价值的并不是中国的企业家,而是日本的企业经营者。在日本,20世纪50年代甚至出现了一个“兵法经营管理学派”,某些大公司甚至直接用《孙子兵法》作为轮训
中层以上管理人员的教材。麦肯锡日本分公司董事长大前研一曾表示:“没有哪本书像《孙子兵法》一样,为我们提供如此丰富的管理思想”。
1983年,中国有一个企业管理代表团访日时曾问起日本的企业管理经验。日方人员回答说,我们的经验来自你们中国,并送了一本书给中国代表团。代表团的人打开书一看,原来是一本《孙子兵法》。 自此,《孙子兵法》开始逐渐成为众多国内企业管理者案头必读之书,其思想亦被越来越多的企业运用于管理实践中。今天,在一片
国学热中,《孙子兵法》已成为各个
国学班必须研修的一门课程。
14. 张瑞敏
海尔集团董事长。管理大师德鲁克指出: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张瑞敏和海尔人创造的管理哲学诠释了这个颠真不破的真理。从 “日事日毕、日清日高”的OEC管理模式,到以
市场链为纽带的业务流程再造,再到 “人单合一”信息化管理模式,张瑞敏不断的管理创新,使海尔从一个小电冰箱工厂一步步成长为世界500强。海尔对管理模式的的孜孜以求及管理所取得的成效,感染并打动了无数的中国企业管理者,人们纷纷到海尔学习和取经。
张瑞敏非常推崇老子的《道德经》,他说,联系到企业管理,有两点是他一直当座右铭来记取的:一是强调无形的东西比有形的东西更重要,即“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他成功地塑造了海尔的企业
文化,将先前中国企业认为是抽象的、无形而琢磨不定的企业
文化以“此处不许随地大小变”等定格为实在的行为规范,成为每个员工的行为守则。正是以海尔的成功为标志,中国企业开始对企业
文化有了全新的认识,并在国内掀起企业
文化建设的热潮。
15. 任正非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总裁。任正非是中国民营企业家的代表人物,他对中国企业管理者的影响在于他树立了一个积极进取,同时又保持高度危机意识的企业家
形象。
他认为做企业就是要发展一批狼,因为狼有让自己活下去的三大特性,一是敏锐的嗅觉,二是不屈不挠、奋不顾身的进攻精神,三是群体奋斗华为没有成功,只是在成长。从而塑造了华为的狼性企业
文化,其与《华为基本法》一道影响了一代企业家。
与此同时,他本人又格外地低调。与这种个人的低调相一致,就在华为一路凯歌高奏,迈步国际化时,他向全体员工发出的“华为的冬天”的警示,曾经被许多企业(尤其IT界)作为企业危机管理的范本。
16. 唐骏
新华都集团总裁兼CEO。从微软(中国)总裁,到盛大网络总裁,再到新华都总裁,在不到八年时间,铸就“金身”,打造了“10亿元”个人身价,被誉为“中国第一职业经理人”。唐骏的成功为中国的职业经理人塑造了一个典范。
17. 余世维
职业培训师。从上世纪90年代初上海滩一讲成名,到随后名震大将南北,余世维不仅书写了个人职业生涯的传奇,亦在华夏大地掀起了管理培训热浪。
一台老式幻灯机,一张张翻转的幻灯片,是余世维标志性的道具。他充满个人情绪的演讲,将看似复杂而又深奥的管理方法演义成为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情节,为中国的管理者普及管理常识做出了无人可以超越的贡献。余氏“领导商数”、“执行力”等课程亦成为经典的管理课程。在今天,很少有没听过余世维课程的(无论是通过公开课、内训,还是通过光盘)的企业管理者。
自余氏成名以来,对他的评判一直争议不断,毁誉参半。公允的讲,他不是耶酥,他只是一个优秀的布道者,仅此一点,其对中国管理培训业的成长影响亦功莫大焉!
余世维的另一个重要影响是他以自己“日进斗金”的辉煌范例,在向社会证明管理咨询的价值的同时,也让培训师成为一个另人艳羡的职业,由此在中国大陆催生了一批批“有料”的、“无料”的培训师。
18. 曾仕强
台湾交通大学教授。当国人对西方管理理论与制度一窝风似的照搬套用,却发现并不能解决全部问题时,曾仕强以他对中国人人性的深刻洞察,适时地提出了“中国式管理”,犹如空谷足音,使中国的企业管理者顿时醍醐灌顶:管理也需要结合国情。
“中国式管理”深为台湾、内地、东南亚各国企业高管的认同,使得曾仕强成为与余世维等价齐名的管理培训师,一时炙手可热。他主讲的中国式管理、大易管理也成为经典课程,讲授数千场次。与此同时,曾仕强推出了《中国式管理》、《中国式管理行为》、《管理思维》、《管理大道》等一系列著作,成为许多企业必备的培训教材。
19. 俞敏洪
新东方学校校长。从一个穷教师为了生计开始“走穴”办英语培训班,到成为上市公司董事长,俞敏洪的成功对中国培训业的意义不在于这个行业出了一个亿万富翁,而是让更多处于情绪低谷的培训产业经营者为之一振——原来教育培训业也可以做大。
20. 郎咸平
香港中文大学讲座教授。因大胆批评“国退民进”一炮走红,成为明星经济学家。曾经一段时期,郎咸平因其深刻的洞察力和敢于讲真话的精神,而被民间誉为敢于向不良企业叫板的斗士。德隆在他的口诛笔伐下轰然坍塌,长虹因他的点名而惊若寒蝉,郎咸平以他特有的个人魅力在国内刮起一股“郎旋风”。2003年以来,他把主要精力转向企业战略研究,为企业高管人士进行“公司治理与企业战略”剖析,被称为“中国民营企业教父”。
“郎咸平战略突围”是郎咸平标帖的具有强烈个人崇拜和自恋标签的名牌课程,受众人数数十万计,由此郎咸平也成功地华丽转身,兼职做起了培训师,成为各种大型和高端培训的“镇坛”人物。
郎咸平对中国管理培训的另一个影响是,他开了培训师坐地起价的恶例,为中国管理培训业的健康发展蒙上了阴影,广为业界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