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洪刚,吴洪刚讲师,吴洪刚联系方式,吴洪刚培训师-【讲师网】
专注于打造卓越的营销竞争力
46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扫一扫加我微信
吴洪刚:中国企业的产业升级
2016-01-20 75748
中国企业的产业升级 吴洪刚 时代纵横总经理 通货膨胀将中国企业结构性存在问题更加显现的暴露出来。普遍的涨价,相对于市场化程度高的企业而言,实质上是另一种价格战。必将带来的是中国企业的新一轮洗牌。尽管工业企业也可以通过调高价格来缓解利润压力,但对于大多数市场竞争激烈,价格敏感度高的行业而言,涨价的作用是相当有限的,比如家电、汽车等耐用消费品,也包括牛奶、酒类等快速消费品。相对而言,只有价格弹性低的行业,如与老百姓日常消费紧密的肉禽、副食品等行业张价更为明显。 总体物价上涨对消费品制造业的直接影响,将是进一步走向激烈竞争。要消化因货币贬值带来的损失,企业寄希望于终端价格的提升是不现实的。只能通过企业的效率的增升来进行消化。这必然给中国企业的产业升级带来了强大的压力与促进力。 这里所指的产业升级,其实质就是要求中国企业提升投入产出的效率。人均国民财富多少其实质取决于人均效率的多少。我国市场经济中,存在个两个基本的问题,其中之一就是人均效率的低下;另一个是在效率低下的情况下,分配结构的比例不协调。由于上面两个方面的原因。使得我国经济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投资和对外贸易。国内有效需求的不足,而不是过剩,仍是中国市场面临的最核心问题。 要解决人均效率低下的问题,其实质仍然是如何提升生产力。近三十年的发展,主要来源于生产要素资源的投入增长,而不是产出效率的增长。这种增长方式在投入要素受到各种条件限制时,必然带来增长乏力和通货膨胀压力。比如房地产中的土地资源要素、工业生产中的原材料要素、也包括人工资源要素的受限。 要解决中国企业持续增长,必须改善和提升中国企业的经营效率,也就是说要进行产业升级。当然,不论产业升级是否成功,它只能是解决中国经济中的部分问题,代替不了因分配不协调所引起的其它问题。这里,我们只谈产业升级的必要性和路径。 首先,对产业升级的理解,要在企业整体价值链中来寻找。不能只理解为技术或者是向产业链的上级转移。当然,这些也是产业升级的一部分。但对于中国企业而言,产业升级更重要的内容可能包括三个方面: 1、技术升级 这也是我们通常所理解的产业升级,指进入或靠近核心技术领域发展,以获得更高的投入产业回报。要实现这一点,中国企业仍有相当的环境制约因素。这些因素包括资本、人才、制度和文化四个层面。靠技术进行全面的产业升级在中国是不现实的。但是,不排除的是少数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通过各种方式,进行核心技术领域。这些企业包括华为、联想等。能否成功实现产业升级,即取决于国家政策与环境的因素,更取决于企业的经营管理思路与水平。所以,出现一批与国际技术接轨的企业是必然的。 2、品牌升级 对于大多数中国企业而言,创立品牌是其在产业升级中最为现实的道路。但同时也是充满着风险的道路。品牌附加值的低下,是我们产业低端的最重要的表现。这即表现在高科技的IT领域,更多的表现在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消费领域,比如零售、快餐、饮料、日化等,这些看似技术含量并不高,但管理和品牌运作水平的差距更是对中国企业的最大考验。什么地候,中国能有麦当劳、肯德肯似的中国快餐、什么时候,一件中国设计制造的名牌运动鞋能与耐克价格相当,就说明我们的产业升级成功了。 3、人才升级 也许这才是中国产业升级的最大障碍,无论技术升级、品牌升级,最关键的还是人才升级。我们中国不缺乏聪明的人才,不缺乏有能力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但我们的人才升级究竟是升什么级呢?举个简单的例子,晚清时期,我国派往西方学习军事技术的人才比日本多,但最终甲午海战被打败。其原因不在于缺乏军事才干和枪炮。同样,我们的企业无论是在中国市场,还是在国际市场,我们也不是缺乏技术层面的东西。相比于邻近的韩国、日本。我们更缺的是懂得市场竞争与企业精神的人才。 通过以上三方面的分析,那么中国企业产业升级也是一个逐步的过程,任何“大跃进”式的作法将只会与目标背道而驰。而要实现这三个方面的升级,也要求我国企业从资本、人才、制度和文化四个方面进行准备和努力。 中国企业的国际化经营之路 吴洪刚 时代纵横总经理 企业一定是在各种环境的锻炼下,才会真正成长起来。九七金融危机,虽然造成了韩国多家企业破产,但也为三星、LG的崛起奠定的环境。从我国企业的来看,总体上应该是正处于走向世界,走向强盛的发展阶段。中国经济能否在全球崛起,取决于中国企业能否在全球崛起。对于中国企业的全球化发展之路,总体上应该乐观的。 虽然的在战略上,我国企业参与全球化的竞争,必然会造就中国企业的崛起,但是,也应该看到一些不利于因素在制约着中国企业在国际上的发展。这些因素包括: 1、国内消费市场 消费与生产是统一的,近些日子的物价上涨,应该说有部分原因归结于中国消费者与生产者的脱节。我国人员薪资占GDP的比例可以看出,我国GDP增长的财富相当大一部分并没有转化为国内市场的消费力。这必须造成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不平衡。必然加大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激烈程度,反而对企业的健康成长不利。这在我国诸多行业已经反映出来。从这个意义上讲,不是微利、而是暴利才是中国经济发展中的“毒瘤”。 2、资本市场 中国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中国资本市场的发育。中国的资本市场虽然对中国企业的发展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与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仍显得相对滞后。主要表现在没有形成适应企业发展资金需求的相对自由的资本市场;在股市二级市场上的交易资金难以真正进入企业现金流之中;总体上直接融资比例偏小等问题。中国企业要在国际上建立参与竞争,就必须要有一个较完善的资本市场的支持。 3、软件因素 虽然在硬件我们能够快速跟上国际的步伐,但是在软件环境方面,我们仍然相差很远。在软件方面,至少有几个问题会加大我国企业在国际化竞争中的难度。首先是信用问题,当一个社会把“把说话不算数”当成是智谋时,他必将受到国际上通行规则的惩罚。其次是非市场化竞争方式,当非市场化的竞争方式渗透到市场经济的各个角落时,它的效率也会低得十分惊人。而我国企业生产效率的低下,有硬件技术方面的原因,但更多的却是软件方面的原因。 中国企业要参与国际化竞争,在全球市场中找到自己的定位,还必须从战略的高度来看待中国企业在全球竞争中的策略。 首先,中国经济在全球中的如何定位的问题。 中国有可能成为“世界工厂”吗?英国、美国都曾经是“世界工厂”,造就了其在全球强国的地位。但是,与我们现在所提的“世界工厂”不一样的是,英、美除了在制造方面外,还包括了技术、品牌、人才的全方位的领先。因此,要真正成为“世界工厂”,还是有相当长的路要走。因为,除了劳动力廉价外,我们实在找不出还多的竞争优势。而未来全球的竞争,更多的依靠人才质量,而不是人的数量和劳动力的低价。 中国以出口低价产品进入全球市场,从而取得贸易顺差和经济的增长,这种模式越来越受到了挑战,近日来的人民币升值、物价的上涨与这个背景是分不开的。所以,重新寻找和建立中国企业在全球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就提上了议事日程。一个简单的道理,我们总不能靠越来越低的劳动力成本来参与全球竞争吧!如果那样成立的话,那么这种发展是违背了发展的最终目标,这个目标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而事实上,当各国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劳动力价格的上升也是一种必然,包括美国、日本、韩国等都经历了这么一个过程。 第二,如何在平等劳动力价格的情况下,参与全球竞争,这是中国企业决策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虽然短期内,中国劳动力的工资还不可能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但是这种与国际薪资靠近的压力将会越来越大。不论是中国企业兼并国际公司,还是国际企业进入中国,同样在一个公司,面临同样的市场时,再因身份的差别而实行薪资的差别的话,无论是在道理上,还是现实中,将会越来越受到跳战。因此,从长远来讲,劳动力的低廉可以为中国初步繁荣奠定基础,但缺不可能为中国企业在全球的崛起建立根本性的竞争优势。 第三、竞争优势来源于什么? 中国企业在国际化竞争中的竞争优势究竟来源于什么呢?其中最重要的一个优势就是中国巨大的消费市场。而维持这个消费市场的平稳增长将是维持中国企业在全球崛起的根本。中国的企业必须立足于中国的市场,在中国市场上培育出一批强大的企业。从而成为进入全球市场的根本。这是最为现实的路径选择。比如,联想和华为所探险索的路,就可以为其它中国企业提供借鉴。 舍弃中国市场,而单方面靠低价产品进入全球市场,是舍本逐末的做法。当然,维持中国既有的,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也是有一定的必要,但不是根本的方法。 第四、与发达国家市场角逐 一个落后的人要进步,最快的方法就是接近优秀的人,而不是远离他。那么,中国企业要在全球建立品牌,真正实现产业升级和长期持续的发展。就应该参与到发达国家的品牌竞争之中去,以中国的品牌进入美国、欧洲和日本市场。这一点,是中国企业最大的软胁。事实上,我们的产品已经大量的进入这些国家,但是没有自己的品牌。不是说技术不高的产业就不能建立品牌。恰恰中国企业就是要从传统产业中建立自己的品牌优势。比如:家电、服装、中药等。 如果要为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一定要开个方子,我想提出以下几点: 1、大力发展资本密集性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而不是劳动密集型产业; 2、市场进一步集中化,淘汰落后的企业,实现真正的规模效益; 3、支持以中国本土内需市场为主要经济发展动力; 4、积极以自有品牌进入全球发达国家的市场; 5、企业经营技术人才在全球的自由招聘与流动; 6、对传统优势企业进行资本支持和品牌升级,以支持在这些产业建立在全球的品牌聚集效应。 通过新一轮的价格波动,必将使中国企业更加具备适应能力,进一步走向持续、健康的发展道路。同时也给中国企业带来了反思发展路径的机会与压力。中国企业的变革往往是在压力下逼出来的,而这新一轮的压力,相信会将中国企业的思维逼上一个新的台阶。也会给中国企业在全球化竞争中带来新的思维方式,寻觅出真正适合中国的全球化经营之道。
全部评论 (0)
讲师网济南站 jn.jiangshi.org 由加盟商 杭州讲师云科技有限公司 独家运营
培训业务联系:小文老师 18681582316

Copyright©2008-2025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更多城市分站招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