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文忠,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百家讲坛”知名学者、《玄奘西游记》的主讲人。这些年,除了学术上的成就,钱文忠在和子女相处之道上也颇有自己的心得。
很多人说,特别希望有一个“钱文忠式”的父亲。
那“钱文忠式”父亲到底是怎样的呢?
对孩子无条件支持
在中国传统的家庭模式中,父亲向来是“权威”的象征,子女多半需要服从父亲。中国儒家思想中也提倡“百善孝为先”,而“孝顺”的基本内核就是“顺从”,顺从父母尤其是父亲的指示和意愿。
在这种文化背景中长大的我们,习惯于尊重父亲的意愿,而非反抗,更别提让父亲支持和尊重子女的意愿。而钱文忠正是打破这种传统的先行者。
钱文忠说,我是近乎无条件的支持他 ,这一点是他从小到现在都非常明确,必须无条件。
父亲是否需要在子女的成长道路上给予导向和控制?答案不一而论,多数人认为父母有更多的人生经验,在子女成长过程中可以给予更多指导,避免其走弯路;而也有人不少人赞同钱文忠的观点,觉得应该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而不应对他们的生活横加干涉。
对于多数人认为的父亲应该给孩子“导向”,他不以为然。他说,我不想反过来想控制他、给他导向,我不想任何导向。
在“钱文忠式”的父亲看来,子女在成长过程逐渐都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他们有独立的判断能力,可以为自己做出适当的选择;或者干脆认为,孩子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就好。
成绩好不好,是他自己的事
和钱文忠对话中,让李小萌也颇为惊讶的是:儿子长大成人过程中,钱文忠一次都没看过儿子的学习成绩。
李小萌问,是否是你没有尽到父亲的职责?钱文忠的回答很干脆:我故意不这样做的。
为什么故意不看,钱文忠解释是因为“不在乎”。他不认为儿子成绩对他有什么影响,也不担心影响他的名声。
他说,我跟老师说得很清楚,这孩子学习成绩别告诉我,考20分也不在乎。人家可能说,钱文忠的儿子考20分,但你就不怕丢人,这有什么丢人。
在钱文忠看来,“丢人”这个概念是最要命的,父母对子女的多少期待和要求,看似“为孩子好”,实际上是怕孩子给自己“丢人”。很多父母老觉得,孩子的成绩好,是他的骄傲;而孩子的过失,是他的丢脸。
现实生活中,不少父母拼了命地给孩子报各种补习班,学钢琴、学美术、学舞蹈……恨不得填满孩子的所有时间,希望子女样样出众。这真的是为孩子好吗?寻根问底,很多家长是怕自己的孩子落后,怕被“别人家的小孩”比下去,怕自己没面子。
“这是非常荒诞的事情,这也是家庭矛盾的根源”,钱文忠说,孩子不为你活,他有自己的人生;你不能期待孩子的成就给你增加荣光。
所以对钱文忠来说,他只关注孩子的行为举止、人格养成和性格成型,对普通意义上的学习,则给最大的自由;和同学们相比,他儿子从未上过任何补习班。
孩子是独立的个体
鲁迅先生写过文章专门讲过,人应该怎么做父亲。在钱文忠的观念中,最好父亲的第一步是学会尊重孩子。
这一点,在西方社会有比较稳固的根基,中国家庭也逐渐深化这一理念。“钱文忠式”的父亲认为,孩子生而为人,也是独立的个体,并非父母的附属品,因为子女有权力去选择和决定自己的人生。父母在这个过程中,要给予的是保护和支持,而非命令和干涉。
大家常说“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钱文忠认为,其实真的跑线真的没用,我是看孩子的终点线。如果看得到,其实我想看到孩子的终点线。所以孩子只要他起跑线输不输,只要他跑的平稳,在他跑的时候,你看到他脸上有笑容就可以。
他说的这种“跑得稳”,其实就是说,只要子女选择了他自己的路,并在这条路上持续努力并保护好的状态,那么父母就不必过于担心,只需要给他们最大的鼓励和认可就行。
他认为,好父亲应该充分尊重孩子的选择,遇到大事和子女站在一起,而不必事无巨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