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小芳,谭小芳讲师,谭小芳联系方式,谭小芳培训师-【讲师网】
55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扫一扫加我微信
谭小芳:“最后一公里”的创新营销!
2016-01-20 42420
“最后一公里”的创新营销!文/交广企业管理咨询公司首席专家谭小芳 前言: “最后一公里”概念最早来源于电信业,通信公司把从小区门口到用户终端的距离形象地称之为“最后一公里”,这一段的接入长度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公里,但却决定了之前上千甚至上万公里网络的整体性能,往往成为网络使用质量的瓶颈。而且人们也都有这样的体会──长途跋涉的最后一公里最为关键,也最为艰难。因此,对于电信公司来说,没有“最后一公里”的创新营销,就无法与客户达成服务与被服务的互动关系。 每一说到创新的话题,不能说没有企业家深以为然、受到启发,但很可能更多的商界人士会不以为然。著名营销专家谭小芳老师表示,在中国经商,创新对于有的人是需要的,但对于大多数人是多余的。我们的现实是,垄断榨取暴利,投机获得暴利,而风险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如果你找到一个好的平台,各种资源就会尽归于你,你的企业很平庸,但利润可能最丰厚。所谓创新,就纯属局外人的美好想象。 乔布斯去世后,美联社说,他“是一位CEO,一位科技奇才,一位未来学家,一位革新者,一位铸造者”;对于乔布斯的成就,《华尔街日报》也作了个人英雄主义的解读。如果我们把乔布斯的成功归功于美国的“制度”,为什么有着相似“制度”的日本、欧洲没有产生乔布斯?甚至在美国,乔布斯式创新者也为数极少,甚至有人认为他是“绝版”。这说明,个人的经历、理念、个性对于创新的决定性作用,其中有很多因素对企业家个人是有启发意义的。 未来学家们说,21世纪最大的特征是速度、变化、危机,而与之相对应的三个策略,就是学习、改变、创业。我们正从一个工业化的时代进入信息化的时代;我们正从一个计划分配的时代迈向全民营销的时代。新经济,知识经济;新营销,创新营销……理论界正在从4P到4c,走向4R和4V,以至更远。谭小芳老师(预定创新营销培训,请联系13938256450)表示,其实4P到4C再到4R、4V的过程,无非是一个企业向消费终端重心转移的过程,是一个最终把消费者捆绑进渠道流通、利益分配的过程。 社会犹如丛林,人们必须像狮子和狐狸那样生存。要么你要够强大,成为规则的制定者;要么你要够聪明,在规则中游刃有余。目前,我们学习的新要求是:追兵就是标兵,对手就是老师。营销创新上,我们要有三改变的思维方式:改变不了环境就改变自已;改变不了事实,就改变态度;改变不了过去,就改变现在。通过营销创新,企业要学会科学合理整合各种资源,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总之,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只要我们的心力资源丰富,我们就能够在营销创新上取得骄人的成绩! 任何两家企业所走的路都不会完全相同,但它们获得了同样巨大的成功。在他们纷繁的色彩背后,是否会有一些相同的线在牵引?答案是肯定的,那一条同质的线就是创新营销!任何企业的发展都是通过营销的成功来最终实现的,而营销又总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中,所以无论曾经多么成功的企业,一旦营销模式落后于社会发展,都必将走向灭亡,而那些能够始终走在最前沿的成功企业,在营销上必有新奇之处。任何两次营销都会面对不同的环境与挑战,而成功的营销都必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但无论哪家企业的任何一次成功营销,都必脱离不了这两个字——创新。 麦子有四种命运:变成面粉被食用、变成种子、被老鼠吃掉或者发霉变质。如果把麦子看成客户,那么麦子变成面粉被食用是达到了种麦子的目的;变成种子,就是让老客户介绍更多的新客户;被老鼠吃掉,就是被竞争对手吃掉;发霉变质则是管理不好,而且客户可能成为负需求,说企业坏话。那么商家在竞争中如何让麦子变成种子,这就是营销的学问和技巧,传统营销学的方式方法已很难在当今激烈的商战中让企业脱颖而出,而创新成为现代营销学的灵魂。 著名营销专家谭小芳老师表示,思维决定成败,思维决定利润,思维决定竞争。如果在Google输入“营销创新”,会有115万条查询结果挑战您的眼球,足以说明企业对创新营销的重视程度。谭老师推出《创新营销培训》课程从实战营销中追寻创新思维的本源,从中西方文化差异畅谈创新思维的模式;从营销创新的机制、流程、风险以及流程寻找创新的方法,解决企业营销创新的实际问题。欢迎进入著名营销专家谭小芳老师的经典课程《创新营销培训》课程! 通过对课程的学习——营销思维的彻底改变:从被动到主动,从迎合到操控,从老化到创新!当代的中国,创新已成为民族的主旋律。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千变万化的市场经济不仅要求IT企业加快科技创新的步伐,同样,要求我们在营销上不断创新。营销创新是企业发展之源,也是目前中国企业遇到销售瓶颈问题时寻求突破的有效方法。 著名营销专家谭小芳老师认为,企业竞争由传统的要素竞争转向企业营销能力的竞争,而这些营销变革和营销创新的基础必定是突破传统思维方式,开拓创新营销思想。比如,在围棋中,定势是相当重要的,不懂定势不用定势会被认为不专业,也可能被同行唾弃,也必定将输给对手。在市场营销中,思维定势却可能害死人,做死一个品牌。而营销人打破定势经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中国学习营销的人都知道菲利普科特勒,但是被科特勒教授赞为“营销代名词”的人却是哈佛大学营销学教授西奥多列维特,列维特教授在1960年当他还是哈佛商学院的一名讲师时写了一篇题为“营销短视症”的文章,文章尖锐地指出企业生产导向、产品导向、技术导向、财务导向、内部导向、推销导向的危险性,提出了真正的营销导向,即顾客和消费者导向,特别是顾客和消费者的需求导向。然而,时至今日,不管在美国还是在中国,列维特教授警惕的几种危险的导向(即“营销短视症”)在企业中仍然比比皆是,而关于营销的正确观念和远见仍然没有建立起来。2005年底,哈佛大学教授克雷顿克里斯藤森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题为“营销的不当”的文章,号召企业重温列维特教授的教诲,关注顾客的消费情境和消费目的,文章再次引用了列维特的话:“人们不需要四分之一英寸的钻孔机,人们需要四分之一英寸的孔”。 我们说企业要建立关于营销的远见,是指我们坚信:好的营销,做对了的营销,能够为企业创造巨大的价值。在营销遭遇质疑和挑战的今天,我们更要坚定对于营销的信念,营销是企业业务增长的“发动机”,是企业产品生长的“太阳”。彼得德鲁克说:“由于企业的目的是创造顾客,任何企业都有两项职能,也仅有这两项基本职能:营销和创新。营销和创新产生出经济成果,其余的一切都是成本”。德鲁克还说:“营销的目的是让销售成为多余的步骤。…… 它要非常了解顾客,使产品或者服务非常适合顾客,从而实现自我销售。在理想的状况下,营销应该让顾客做好购买的准备”。笔者认为,德鲁克关于营销的这些论述没有错,我们营销人员应该为实现营销的理想而不懈努力。 谭小芳老师了解到这样一个故事,对我们做创新营销很有启发:角马长得像牛,生活在非洲的东部和南部。雨季期间,水量充足,广阔的草原上一片勃勃生机,一群群角马在绿草丛中自由地生活。但到了旱季,为了寻找水源和新鲜草料,角马就不得不离开这里了。它们聚集起来,成群结队地迁徙,每天要走48公里,一共行走数千公里。每次迁徙,角马群都要渡过一条让它们闻风丧胆的马拉河。这条马拉河,位于肯尼亚。河中,有两种动物是角马的杀手。一种是世上最大最凶残的尼罗鳄,一种是被称为“非洲河王”的河马。每当角马群渡河时,马拉河上都会上演一连幕惊心动魄的厮杀与逃奔场景,那股狂野、惊险和悲壮,会久久回荡在马拉河上。 为了生存,角马群不得不一次次迁徙,而一次次迁徙就不得不渡过马拉河。渡一次马拉河,那惨烈的场面就会深刻印在幸存的角马脑中,永不忘却。当渡过两次、三次马拉河后,角马的脑中就有了这样一种认识:渡河是必须的,群体中的一些角马被尼罗鳄和河马猎杀也是必然的。角马的这种认识深化后,就成了思维定势。思维定势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是在这种认识的指导下,它们会聚集更多的角马去渡河,因为数量越多,相对死亡率也就越低。它们还会把幼小的角马放在中间,这样它们会更安全些。思维定势也有坏处,这坏处是什么? 话说有一年10月,马拉河的河水不再湍急,个别宽阔地段可以清楚地看到河底。这种罕见情况,几十年也难得一见。一大群角马来到马拉河边,几头年幼的角马发现不远处河水很浅,那儿一头尼罗鳄和河马也没有。于是,不少年幼的角马聚集过去,准备从那里过河。令人吃惊的一幕发生了,几十头年老角马过来驱赶那些年幼的角马回到原处,不允许它们从较浅处过河。 另外的角马们注视着这个举动,没有一头出来阻止。接着,角马群开始过河。后果可想而知,惨剧又重演。角马明明知道水深的地方有凶恶的尼罗鳄和河马,为什么不从较浅且没有尼罗鳄和河马的地方过河,而是依然选择以前的路线呢?这就是思维定势消极作用的结果。一种无形的枷锁束缚住了年老角马,它们觉得一部分角马被猎杀是必然的,从老路线走要放心些,所以年老角马才有此举动。它们原本想保护幼小角马,结果反而抛弃了“上天恩赐”,让灾祸再次发生。 规范的行为方式锻造了企业的规章制度,思想的价值认可形成了企业的核心文化,同时还有绝大部分操作手法、运作方式、行销手段基本上都是按照套路出牌,按游戏规则办事。这就如同人类的习惯一样,企业也有好习惯和坏习惯。借用最伟大的推销员一句话,好习惯是开启成功的一把钥匙,坏习惯则是向失败敞开的门。 谭小芳老师认为:在企业市场营销中,有时最怕的就是惯性思维,只看到人家怎么干的、前人怎么做的、政策允许的、行业的游戏规则等等。比如前两年就有景区模仿天门山的飞机飞越天门洞的策划案例,在自家景区来了个飞机飞越XX湖——效果很一般:媒体不关注、游客不买单;迷失在自己的惯用套路和行业人的惯性招数上。跟着人家的套路走可以成长、照搬人家的做法可以生存,但想快速成长和突破就得创新,必须打破惯性思维。 营销创新的基础是营销智慧的多寡,智慧越多,越富有创新力;智慧越多,灵感就越多;智慧越多,就越容易实现营销策划的真正目的。我们的营销智慧来自于哪里?书本、学校只是一个方面,主要还是来自于市场和消费者,还可以从竞争对手、所属行业以及日常经营活动中获取智慧。创新需要打破旧有思维、经验、偏见的束缚,将“死知识”转化为“活智慧”,发挥想象力,将营销策划工作推向新的高度。 营销策划本身就是一种创新行的思维活动,其最终目的就是让人们对我们的产品或服务产生充分的信任和信心,从而激励他们去购买,最终为企业带来利润,任何创新都必须达到吸引和留住消费者的效果。在变化速度不断加快的年代,不仅要关注和追赶变化的步伐,更要鼓励使用创新的方法,使自己变得更快、更好、更异。当然,在模仿基础上的积极改进也是一种创新、把其他行业的成功模式用于自己行业也同样是一种创新。 创新一直在被神圣化、神秘化,这是很多关于创新的故事给我们的暗示。很多人都知道关于创新的故事给我们的暗示。如可口可乐的创始人在配制药品的时候,由于失误,碰巧发明了可口可乐;3M公司的两名技术人员本想发明一种粘力强大的胶水,结果研制出一种粘不牢的产品,这就是现在全世界风行的粘贴式便条。尽管很多创新来源于意外,但我们却不能指望意外会频繁光顾。爱迪生大概称得上是创新者的楷模了,他素以高效创新而著称。他说过这样一段话:“我做的任何一件有价值的事情都并非偶然,我所有的发明创造也并非出于巧合,而是来源于辛勤的工作。” 谭小芳老师认为:最好的方法是通过宣传说明它是第一个,换句话说,努力在一个新品类里成为第一品牌。新闻媒体总是在寻找新闻眼,什么是第一,什么是热点,他们最为关心。当你的品牌能产生新闻,它就有了新闻的价值。2005—2006年,当新乡关山炒作雪莲花的时候,也引起了新闻的炒作,产生了不菲的新闻效应! 营销不乏创新,但大量的创新没有被发现,造成目前营销创新的整体贫乏。营销创新分为两个层面,一个是业务员个人层面的创新,另一个是企业层面的创新。业务员个人层面的营销创新精彩纷呈,层出不穷,而企业组织层面的营销创新异常贫乏,二者形成明显的反差。业务员个人的创新,可能是应付难题的灵机一动,可能是某个意外,可能是高压下的结果,也可能来源于对消费者的新认知,甚至可能是某次过错的结果。
全部评论 (0)
讲师网济南站 jn.jiangshi.org 由加盟商 杭州讲师云科技有限公司 独家运营
培训业务联系:蔡老师 15925605583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更多城市分站招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