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读后感:我个人以前的认识以为从资产、资源到资本就以为发展了,看到此文后发现我们做管理的思考角度没有尽最大可能从人性方面深度思考出现了误区。人之所以无谓那是无知,人之所以勇敢那是自以为懂得了很多!人之所以无为那是因为自以为有了智慧!)下面是刘澜朋友的文章,先予以分享:
现在的流行说法是―我们都是“人力资源”。听起来,人力资源好像是个先进的理念―至少比人力成本先进;实际上,在人力资源这个词的指导下所进行的“人力资源实践”,不仅在降低企业的长期业绩,而且在损害我们这个社会的人性。
尽管“人力资源”这个词最早出现在1919年,但是在现在的意义上探讨“人力资源”,最早也最精彩的论述是在管理大师德鲁克1954年的著作《管理的实践》之中。德鲁克一方面指出对人力资源的利用要着眼于其特殊性,也就是不同于其他资源的地方;另一方面提醒我们,人力资源除了“资源”的一面,还有着绝对不能忽视的“人”的一面。
现在流行的人力资源实践,忽视了德鲁克提出的两个原则。企业不但忽视了员工作为人的一面,而且和其他资源同样看待―同样被看作企业所拥有的某种东西,企业视自己的需要而使用或者抛弃。
人力资源这个词已经成了皇帝的新衣,管理大师明茨伯格挺身而出,担任了那个说真话的孩子。明茨伯格说:“一种资源是一件东西。我是一个人,不是一个人力资源。我认为这种词汇贬低了人。叫做人力资本或者人力资产几乎更糟。”
把员工当人,对于企业来说有两个理由。一个是浅层次的理由:员工跟其他成本、资源或者资本项目有着明显的不同,只有把员工作为人来对待,企业才能取得更大的回报。如德鲁克所说:“人具有许多独一无二的特质。和其他资源不同的是,人对于自己要不要工作,握有绝对的自主权。”人至少还有以下独一无二的特质:人有情感、知识、关系、理想和个性。
深层次的理由是:员工本来就是人。企业首先是一个人类群体,其次才是一个经济实体。无论是把员工看作成本,还是资源或者资本,都是从经济的角度来看。而这些角度成为看待员工的首要角度,是因为我们看待企业的角度出现了偏差。从20世纪以来逐渐变得根深蒂固的这种偏差,不应该被我们带入22世纪。
管理大师彼得?圣吉说:“如果你回溯得足够远,一个公司首先而且主要被看作一个人类社群。‘公司’这个词来自法语的compaignier,意思是分享面包,跟‘同伴’这个词的词根一样。因此深植在公司的基本理念中的思想是:它是一个人类群体,一群人在一起做一些对他们有意义的事情,一些做出了他们关心的某种贡献的事情。??如果公司首先而且主要是一台赚钱机器,人和人们之间的关系是次要的,那么他们就只是这台机器所需要的‘人力资源’而已。”
如果把员工当成本,动词就该是节约;把员工当资源,动词就该是利用;把员工当资本,动词就该是回报最大化。如果把员工当人,动词应该是什么?
我们做过三次大规模调查,问同一个问题:企业对员工的动词应该是什么?三次的结果几乎一模一样,排在前四位的动词都是激励、尊重、培养、关心。这跟前面指出的人的特质是一致的:人有理想,因此需要激励;人有个性,因此需要尊重;人有知识,因此需要培养;人有情感,因此需要关心。
员工不是人力资源,而是人。企业对待员工的方式,必须要从把员工当“资源”转变到把员工当“人”上―这是21世纪的管理面临的最紧迫、最重要的挑战。(转自世界经理人,原作者:刘澜)
(这个地址我之前关于此命题的相关论文https://home.iccun.com/space-1518-do-blog-id-8314.html)
(此文版权归伟亚系统研发咨询机构,转载请注明出处,有兴趣者联系RDMS@163.COM或QQ23995205)
伟亚介绍:
★国际注册管理咨询师,世界咨询师联合会会员;
★中华讲训网、广东培训网等机构特聘讲师;
★系统研发管理专家,中国家居业系统研发咨询导师;
★WRDMS研发咨询机构总经理和首席咨询师;
★南方略国际营销&品牌咨询集团营销高级咨询师,
★南方略伟亚系统研发管理咨询事业部首席咨询师;
★上海兆顾管理咨询总经理&首席管理顾问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艺术设计专业毕业,中山大学EMBA;
★广州新视角企业管理研究中心特邀撰稿人,
★广州番禺(大石)书画协会会员,资深产品设计师,资深创意策划师;
(伟亚人生目标:游走于艺术与管理之间寻求协调与统一的美!)
中国“传统制造业”系统研发管理咨询培训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