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增海,韩增海讲师,韩增海联系方式,韩增海培训师-【讲师网】
卓越领导力及团队发展专家、培训落地专家、著名团队管理专家、学
54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扫一扫加我微信
韩增海:场景化—管理培训的革命2
2019-04-01 3271

SAM场景化学习的定义


场景化是问题和事物的具体化及真实化。还原或者建立一个真实的场景,就能很好地去解决在此场景下要解决的问题,如果一款产品是完全结合消费者的真实场景开发的,完全能够解决消费者的痛点,那么这款产品一定会热卖。

场景化学习是基于真实的工作场景而展开的学习活动。场景化学习是基于行为的应用而不是单一的知识学习。单一的知识学习要起到效果要跨越两道鸿沟,第一道鸿沟是知识的转化,让知识能够为我所用,第二道鸿沟是有合适的场景去使用所学知识。而场景化学习所产生的知识都是以场景为中心,不存在应用场景问题。场景化管理培训在课堂上就能完成知识转化,让知识升级为可以立即使用的管理动作,降低了知识转化的损耗,让知识的应用更加可控。所以场景化学习不仅仅扩展了认知,更重要的是通过具体动作的应用实现了行为的改变和结果的提升,

SAM场景化学习结合了场景化学习、SAM敏捷迭代模型、刻意成长三大学习技术,可以在课堂上让课程场景和学员真实的工作场景融为一体,找到应对场景的核心痛点,对解决痛点的方法进行不断的迭代升级,最终形成应对此场景的系列动作。SAM场景化学习通过真实场景将学习和工作融为一体,让方法和工具升级为更加容易应用的具体动作,通过刻意训练几个系列动作就可以生成新的技能。SAM场景化学习打破了传统的学习框架,让学习的终点在课堂上就能延伸至具体的应用,让培训变得更加简单、高效、直接,对管理人才梯队的培养提供了强大的助力。通过SAM场景化管理培训学员能够掌握SAM场景化学习技术,就能深度挖掘和还原自己工作中的真实场景,形成有效的具体动作,然后通过梳理场景和动作,形成高品质的微课,在企业内部进行有效的复制。


场景化学习VS传统学习

 

世界有两种主要的学习方式,一种是以知识为主要载体的传统学习,这种学习方式的核心是系统地学习某些知识,如学校里的学习。一种是以应用为主要载体的场景化学习,这种学习方式的核心是学以致用,所有的学习都围绕着应用,如刻意训练、师傅带徒弟等。这两种方式适合的情境各不相同,各有优劣。我们就以企业的培训和学习为对象,从4个方面对它们进行相应的比较:


1.系统研究与应用升级

传统学习的知识都是从大量的文献和实践中提炼出来的,它的理论基础是机械论、系统论和理性认知论,其重点在于知识的真实性和系统性,这样的特征就造成了一个知识体系的提炼需要很长的周期。传统学习在2015年以前对企业有很大的帮助,因为我们企业在很多方面跟欧美等发达国家的企业有时间差,可以借鉴他们的经验,但现在很多中国企业都在第一起跑线上,没有时间差借鉴的质量就会大打折扣。

   应用升级是从自己的实践出发,实践中需要什么我们就学习什么,学了就立即应用到实际工作去,所有的学习都是以提升效率为基础,像体育类项目都采取这样的模式,教练起到的是点拨和引导,运动员要提升自己的竞技水平,必须从大量的训练和比赛场景中提升,我国坚持的“摸着石头过河”的强国策略也是这个道理。很多著名的企业家水平很高,并不是读书学来的,而是在企业场景中不断应用而得来的,就好比你在国内学几年的英语不如在国外呆一年学的好,因为国外英语的应用频率远远高于国内。

   

    2.漏斗式提炼与放射式成长

传统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是讲师通过提炼形成自己的课程知识体系,再提炼出让学员掌握的知识、技能、态度及方法,然后通过能力模型、素质模型、学习地图等工具传授给学员,学员再进行理解提炼,其整个过程就像一个漏斗,让知识不断地减少,这就造成了学习的环节很多,损耗很大。要想让培训落地对企业和学员的要求很高,最后往往是落不了地。

场景化学习是根据真实的场景产生具体的动作,去解决工作场景中所面临的问题,最大限度地保障了学以致用。任何的方法在使用过后,通过反省都会有很多的收获,如果重复使用就会不断改进,最后就能够高质量的解决问题,形成一个真实的场景外加一个高品质的系列动作。对几个系列动作进行刻意训练就会形成新的能力,随着场景的增加就会形成场景网络,进而形成能力体系,这个过程就是放射性成长,也跟老子所说的“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完全吻合。


3.ADDIE课程开发与SAM敏捷迭代

传统学习的课程开发通常采用的是ADDIE模型。 ADDIE模型作为一套系统性的教学设计方法,已被国内外许多企业广泛运用于课程设计与培训项目开发中。经过长期实践不难发现,在理论上这种模式非常科学也非常严谨,但在实践中却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因为所开发出来的课程往往跟学员的真实场景要么脱节,要么过时,让所开发的课程应用率不高,这就造成了

ADDIE模式的实施过程过于系统全面、僵化迟缓、费时无效。




 

 

 

 

 

 

 

 

 

 

 

 







SAM是由迈克尔·艾伦(Michael W. Allen)和理查德·赛兹(Richard

Sites)研发的敏捷迭代课程开发技术模型,它的核心是通过不断地加深对学员和工作场景的了解,对课程进行快速的迭代。它更聚焦与学习的互动体验、学员的积极参与、知识的有效应用和问题的快速解决,而不是内容的组织、方法的总结和信息的汇总。




 

    4.静态课程与动态课程

传统学习模型下开发的课程,在课程实施后往往长时间地处于静态,因为讲师在讲授过程是以知识的传授为核心,在课堂上吸收的养分有限,很难升级自己的课程,这就造成很多老师的课件几年都没怎么更新,最终跟企业和当下的时代脱节,而造成培训资源的浪费。

场景化学习的模式下,课堂上要求老师和学员共同建立真实的工作场景,共同找到最佳的办法,形成解决问题的具体动作,会让老师在课堂吸收大量的养分,让课程的升级迭代成为常态,使得老师的课程紧贴学员的需求,快速解决学员所面临的问题,让培训的产出持续增加


场景化学习的实施

   

现在场景化的实施有两种模式,一种是以场景化学习技术为基础的提炼式实施,一种是以场景化学习和SAM敏捷迭代模型为基础的迭代式实施。我们分别对这两种模式的具体实施进行阐述。

提炼式是从学员实际工作中提炼出关键的场景进行应用,提炼出真实的场景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

1.  首先要明确培训所要的结果目标,以这个目标向后倒推。

2.  其次是找到影响结果目标达成的关键要素,看哪些要素是培训学员所擅长的,哪些要素是培训学员所不擅长的。

3.  对学员的工作中的难点和痛点进行明确,并结合关键要素找到大部分学员的能力提升点。

4.  根据能力提升点搭建一个模拟的真实工作场景,然后讲师对各个场景进行梳理丰满,形成结合真实场景的课程结构。

5.  根据各个场景,在课堂上进行引导、推演、训练形成相应的具体动作,去解决学员工作场景中的具体问题。

场景化学习的重点是真实场景的提取。如果场景的提炼出现偏差,那么在培训后学员

依然不能很好地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不能有效地去应用课程所产生的方法及动作,培训产出就不会很高,这就要求讲师和培训人员深度地参与,以增加场景的真实度和客观度。

迭代式是在讲师对培训企业和学员有一定了解的前提下,在课堂上对场景进行迭代升级,和学员一起搭建一个真实的工作场景。这种方式要求讲师有很强的敏捷迭代能力,大量知识和实践的积累,才能搭建出高品质的工作场景,具体步骤为:

1.  首先讲师和培训工作人员明确培训的目标,对学员的挑战和痛点进行深入的了解,建立案例引导体系。

2.  根据引导案例在课堂上收集高品质的背景信息,通过每一学习小组的讨论,让每一个场景的人物、事件、环境具体化。

3.  让学员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真实的场景中去,去检验知识与场景的贴合度,通过问题阶梯最终明确具体的课堂方法。

4.  将从场景中提炼的具体方法,通过刻意训练和学员自身的知识、经验进行融合,最终形成具体的动作。

5.  在课后让对具体动作的应用进行记录和梳理,通过刻意训练对动作进行改进升级。

这种教学模式非常适合当下数字时代的特征,因为每一个学员都是一个信息源,都会产生高品质的信息及方法,讲师要做的是梳理升华,这就让课堂搭建的场景更加的具体客观。在场景化学习和体验式教学的框架之下,会让学员深度地参与其中,能够更加了解自己真实的工作场景,发现问题、清晰痛点、明确挑战,最终和讲师一起创造出解决方案,让被动学习提升为主动学习,所以企业进行一系列的场景化学习已是大势所趋。

作者:韩增海  刻意成长学习技术及SAM场景化学习技术创始人、管理绩效改进专家、中国场景化管理培训专家、爆款课程《SAM—场景化管理》核心讲师及研发者。



上一篇
全部评论 (0)
讲师网济南站 jn.jiangshi.org 由加盟商 杭州讲师云科技有限公司 独家运营
培训业务联系:蔡老师 15925605583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更多城市分站招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