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度CEO杨建军和他的无人机
初次见到无人机创业领域的领军人物深圳零度CEO杨建军,是在今年6月中旬极客公园举办的创业讲座活动上。那天骄阳似火,暑热难当,开讲的五位嘉宾有四位都穿着黑色T恤配休闲裤和运动鞋,唯有杨建军身穿白色长袖衬衫,灰色西裤,皮鞋擦得锃亮。
无论站姿还是坐姿,杨建军都保持着笔挺的姿态,脸上微微带着笑容,一头浓密乌黑的板寸,干练但却没有丝毫招摇。说起当天的穿着,这位34岁的CEO告诉猎聘网,活动前主办方要求穿浅色上衣,结果他发现只有自己一人照做了。“[我]太守规矩。”杨建军自嘲道。
这位自认为守规矩的人在人生岔路口做过许多并非循规蹈矩的事,间接地或直接地把自己送上了创业的不归路。
2001年,杨建军在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读大四的时候做了一个商务网站,初步尝试创业。2002年毕业后,他进入北京一家事业单位从事航天方面的科研工作,在那里接触到了无人机。
在做科研的五年间,安稳、体面的工作环境并没有稳住他的心。在他看来,那样的环境对他有太多限制,把自己的棱角、个性都磨平了,变成跟别人无差别的产品,因而他急切地想要寻找新的改变的起点。在一段时间的纠结中,他意识到“自己的创业细胞复活了”,于是打算从与自己工作相关的领域寻找创业的方向。
当时的无人机领域还不成气候,但是很多地方已经有勘探、测绘的需求,用一些粗浅的飞控技术做航空影像的拍摄。那时,杨建军还无法把握无人机崛起的具体时机,但他断定这个行业很有潜力。2007年,他创办了零度智控,正式进入无人机领域创业。家人对他辞职创业的决定很支持,他也没什么后顾之忧,“大不了过得稍微穷一点。”杨建军告诉猎聘网。
他的公司名字叫零度,源于航天的一个术语“归零”。据杨建军解释,在做航天实验前,要把上一次实验存在的问题全部清除。航天航空的工作要求零误差,即使做到99.9%的准确率,仍然不是0误差,因为飞行器在天上,任何闪失都会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在心态上,杨建军时刻做好归零的准备:不断研究新动向,不断颠覆自己。他的微信签名也表现出这种近乎偏执的坚持:“在世界的尽头,放下一切,重新开始。”
杨建军刚开始做的是固定翼无人机,这种无人机在空中不能停留,起飞和降落都需要跑道加速和减速,用于测绘、国土勘探和空中影像的拍摄。2011年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手机的各种传感器成本大幅度降低,而这些传感器和无人机的核心部件是相通的,这使得无人机的部件由巨大变轻小,同时,成本也得到了缩减,为低造价的无人机奠定了基础。无人机的价格从动辄十几万元降到几千元,从此,无人机飞入寻常百姓家变得不再遥不可及。
2011年,能够悬停、操作门槛更低的多旋翼无人机兴起,占据了更多的公众视野。杨建军的公司也随之将研发重点投入到这个领域,开始从固定翼无人机向专业级多旋翼无人机的转变,2014年下半年起,零度智控又计划将专业级无人机技术下沉至消费级无人机产品。
“我们在专业级无人机领域已经有很高的知名度,然而,在做消费级无人机的时候,我们发现原来具备的经验和我们擅长的东西并不完全适用。”杨建军说,“转型面临巨大挑战,所以,我们要有比较好的心态完成这个转型。”
今年1月,杨建军决定和雷柏科技合作,双方共同成立了专门针对消费类无人机的深圳零度智能飞行器有限公司,简称深圳零度,杨建军亲自担任深圳零度CEO,并且很快在5月中旬开始发售第一批试探市场的消费级无人机Xplorer,首批定价3999元的6000套无人机在一个多月内售罄。据杨建军说,购买者大多是航拍和户外运动爱好者,这种供不应求的局面促使公司计划再生产10000台投入市场。
这款1.2公斤的无人机能拍摄稳定的图像,未来还能测算人当天的运动量,能做视频跟随、陪人跑步,具有更自主化的决策和思维能力。“实际上,无人机就是一个会飞的机器人。”杨建军解释,无人机有近百种应用,在每个行业如何匹配这样的应用,是他经常思考的问题。
杨建军非常重视无人机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他是不允许无人机带着隐患上天的。虽然无人机上没有人,但是掉下来会对地面和人造成危险。他说自己就听说过用于求婚的无人机掉下来砸伤新郎的事件。
近年来,国内外无人机误入敏感区域的事件层出不穷,在国内还有人因此受到法律制裁。目前,国内对无人机的监管还存在盲区。为了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杨建军在2013年的时候,就给自己公司的无人机设置了禁飞区,囊括北京的禁飞区、机场和一些行政区域。
“如果这个行业要健康发展,企业就应自觉推动、规范这个行业,配合国家出台相应的标准。杨建军说。
进入无人机行业有比较高的技术门槛。无人机是高度集成化的产品,包括飞控、云台、相机、图传、避障和计算机视觉等技术,它对综合技术和单项技术要求都很高。入行者需要具有电子、硬件和软件方面的知识储备,熟悉用户体验和产品外观设计。如果做消费级无人机,还要对产业的生产和供应链有足够的了解,杨建军说。
创业八个年头,杨建军深感自己从公司生存、产品研发,到品牌建设、市场开拓、外部资源获取等方面获得了全面提升。“以前在事业单位做科研管理,有时会挨骂,有时会觉得领导的想法很怪。自己创业后要统管各个方面,突然能理解原来领导的想法和他们工作的方式。”杨建军表示。
杨建军认为创业者最大的困难就是遭遇自己能力的天花板。“创业早期都是一个很能干的老板带着大家一走。但到一定时期,就会遇到老板的天花板。他必须足够开放,找到合适的合伙人一起完成后面的历程,否则,会面临很多实际的困难。”
而对于创业最深的感受,他坦言自己不喜欢痛苦,但痛苦确实带给他成长。曾有员工向他诉说公司发展太快,自己还留在原地奋力追赶的感觉很痛苦。杨建军也向员工坦言,无论对于老板还是员工,痛苦也许是必经的过程,回顾八年创业经历,无一不是在痛苦中成长,在痛苦中死磕技术、磨砺产品。
杨建军现在的公司有100人左右,以85后居多。他并不在意员工的资历,但他很看重员工的上进心和主动性,尤其偏爱多管闲事的员工。
“我很反感员工做完自己的本职工作后,别的事情就不去想、不去管。科技行业需要创新,只盯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今天做的事情,很可能明天对大局就失去了意义。”杨建军说,“在一个快速变革的时代,这样的员工很容易被淘汰;如果一个公司的员工都这样,这个公司就会被淘汰。”
杨建军业余时间喜欢举杠铃和散打,他把这个从大学时代就培养起来的健身习惯视为锻炼个人意志力的一种法宝,在他应对创业的高强度工作和诸多复杂情况时,他对这个法宝更为珍视。
三十四岁的杨建军至今仍然对新兴事物保持着天真的好奇心。上个月微信上流行反手摸肚脐验证好身材的风潮,杨建军也在朋友圈发了一张自拍照:照片上的他站得笔直,反着的一只手才够到腰际,默默地遥望着他的被背心裹得严严实实的肚脐。
本文转自猎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