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FMEA修正版的特別說明
撰稿者賀禮博士,FMEA首席專家與QIE品質改善工程學創始人,留美IE工業工程博士,輔導中國制造業質量管理20餘年經驗。以下是十八點簡短說明,要深入者請參考賀禮老師的更具體資料。
說明一、2018年的FMEA修正主要分成六個步驟,前三個步驟有特殊功能效果;後三個步驟仍是原有FMEA中所做的功能。
說明二、後三步驟中的第四步驟失效分析——仍必須用KJ法(借用紙片/由下到上/快速收集信息,又稱新質量第一手法)親和圖歸納列入失效的類型,第五步驟風險分析——必須建立1-10尺標的參考表,以對號入座方式做嚴重度(S)、發生率(O)、偵測度(D)的評量,再三者相乘得RPN風險優先指標。改善後的RPN越小越好。第六步驟優化(=尋找改善對策)可用創新手法或是借用DOE實驗設計與田口方法做結合,尋找關鍵因素的最佳組合。
說明三、此次版本的修改特別強調第一步驟是定義(Define),它必須由多元手法對産品失效與故障做定義。最常用的手法是QFD又稱品質屋(在此先不說明),但是可由品質屋中找出首先要改善的Di設計點與Pi生産製造點。
說明四、所以要落實FMEA的技巧,不論任何公司必須要在FMEA前先導入QFD,凡事客戶有抱怨或有新産品設計開發時QFD的技術絕對不能缺少(Quality Function Deployment品質機能展開)。它已成為跟FMEA不可分割的雙胞胎技術,講授FMEA前一定要同時先講授QFD技術。
說明五、2018年修正版強調的第二步驟是結構分析——它就是産品結構的分析。即是將大産品用方塊圖一一展開變成小零件,這在原有FMEA培訓中,早已強調此技術,但是代碼系統要建立完善。例如1.0-1.1-1.11-1.12,分清楚其層級。
說明六、2018年改版的重點在於第三步驟功能分析——由於不同層級的産品之間一定會有彼此的相互影響功能,所以功能層級的結構圖非常重要。它借用功能樹分析。
說明七、但真正的功能性分析必須導入FTA故障樹分析,它和FMEA不同,是一種推演式的邏輯數學。借由五個簡易公式可將複雜功能圖變得簡單化。這樣才能十分容易將多元的管控點變成少數幾個管控點,而使品質管控簡單化與優化。
說明八、FTA的五個公式在電子産品布氏邏輯數學中皆有(在此先略過,參考附件中的圖表與公式)。
說明九、FTA中使用的簡化圖型用AND與OR的不同圖型做推演,必須於範例才能說明,參考附件。
說明十、由於FMEA表格是一種歸納式推演模式,加上了FTA推演式的邏輯,二者形成一種非常完整式的系統分析。
說明十一、FMEA表中的M英文是Mode不應翻譯成模式,應該是類型。它是由歸納列舉方式一一找出,所以導引FMEA時必須先由N1 KJ法親和圖(新品管第一手法)借用紙片由下到上快速收集信息列出,並擺到Mode這一項目表格下面。
說明十二、製作FMEA表時絕對不能使用魚骨圖,必須用關聯圖(簡稱烏龜圖),將失效故障類型放在烏龜殼中,上面做原因分析,下面做結果分析,再經過多層次展開才能製作完好的FMEA表格。
說明十三、初步FMEA左邊1/3的分析步驟在部份完成時必須將結果與嚴重度(S)結合,原因與發生率(O)結合,類型現象與偵測度(D)結合。
說明十四、FMEA必須有SOP嚴重度發生率參考數值,它是1-10的尺標,但為了製作簡易化的目的,則可列為五分格,1-2一格,3-4一格,5-6一格,7-8一格,9-10一格,使評量簡易化。
說明十五、FMEA左邊分析步驟完成時,則中間表格必須要做FTA功能性分析,並尋找改善對策。在2018新版中特別要求表格中這一項目要擴大圖型設計可依不同産品而有所差異。
說明十六、在表格中間FTA的分析的右邊必須要尋找改善對策,改善對策必須要具體化,儘量少用空泛的行政手法。例如,加強培訓來做對策。它並且要和五大工具中的CP管制計劃來結合。
說明十七、在改版後的第六步優化中更要結合SPC去測試FMEA表分析後的産量結果是否符合。
說明十八、FMEA表要尋求到真正改善的關鍵因素,則必須結合DOE實驗設計與TM田口方法。目前這二種技術皆已簡化成十分方便,不需要複雜軟體,只須用Excel即可導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