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励志书稿
跟上上司脚步
——高效工作密码
刘靖【著】
第三章 第一节.找准方法,做高效能员工
如果你是一个埋头苦干的人,那么请你先停下来,检查一下自己的工作方法是不是正确的,或者说是不是最科学的。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找到正确的工作方法,能让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5年前,我在一家生产工艺陶瓷的港台合资企业任生产课长时,曾经历过这样一件事情。公司接到一个出口加拿大的订单,生产豆青釉系列陶瓷茶具。茶具的造型为六角形宝塔式结构,分为茶壶、茶杯、茶盘、奶罐、奶杯、杯垫6个款式,形体较精美。按照订单要求,瓷器边缘和纹路突出的部位,都要做出浓淡相宜的层次效果,而且要求过渡自然,有良好立体效果。
当时负责技术工作的是一位来自台湾的老师傅,叫韦顺宏。韦师傅按照传统的工艺流程,教给施釉人员的操作方法分为5道工序:第一道是将烧成素坯的陶瓷坯体整体浸釉;第二道是用刀片将浸过釉要做层次效果的瓷器边缘和纹路突出部位的釉浆刮掉;第三道是在刮过釉浆的纹路部位用浸水的海绵擦拭出过渡效果;第四道是将处理过的坯体整体喷涂一次透明釉;最后一道是擦去底部接触耐火板部位的釉浆,再放进窑炉烧制成成品。这样虽然也能做出产品,但其效率却低得让人扼腕叹息。施釉部16个员工,1天才生产400多套,擦拭出的层次效果也不够自然。而且因为第二道工序极易造成刚浸过釉的釉面损伤,所以返工率高达20%以上。这一低一高形成鲜明反差。
香港的郑老板是做贸易起家,对制作陶瓷是门外汉。他对这样低的施釉效率和如此高的返工数量非常头疼,自己也没有好的办法,就要求韦师傅想办法解决。虽然做了30多年的陶瓷,韦师傅却不太善动脑筋。郑老板知道韦顺宏是个墨守成规的人,看他一副江郎才尽的无奈像,就找我商量,寻求提升效率的办法。
我受命后,一边要求施釉部主管提高工作效率,一边组织技术人员分析研究,寻找快捷的方法。经过2次改进,效果虽有所好转,但还是不太理想。我开始在陶瓷的工艺特性和制作工序方面寻求途径。考虑到浸釉浆的陶瓷坯体是经过一定温度烧烤的,具有很强的吸水性,我让施釉部主管测试新的操作方法:第一道工序,找一块含有一定水份的海绵,先对要做层次效果的坯体边缘和纹路突出部位擦拭一遍,减弱这些部位的吸水性,然后浸釉浆;第二道工序,将用海绵擦拭过的坯体浸入釉浆晾干;第三道工序是擦去底部接触耐火板部位的釉浆,然后放进窑炉烧制成成品。这样的测试结果非常成功,不但将原来的操作工序从5道减少为3道环节,同时做出来的层次效果也更自然。
测试结果得到香港老板的充分肯定,我让施釉部主管采用这种方式生产,结果生产效率一下子提高了近11倍,返工率也大大降低。原本16个员工1天生产400套左右,返工率高达20%以上。后来7个员工1天生产1900多套,返工率降低到1.5%以内。香港老板对这样的改进非常满意,当众向我竖起大拇指。此事不久,韦师傅因工作效率不高、方法不灵活被公司辞退。
这件事情对我的启发很大,使我养成了为工作寻找正确方法的习惯。
现在分析一下职场上的一些低效能员工的状况。在实际工作中,有的员工因为经验不足或没有正确的方法,工作的效果和效率都不尽人意。通常可归纳为3种情况:
1.瞎子摸象型
这类员工在职场显得较为懵懂,对工作知其一点而不知全面。所以,他们采用的方法也常常是挂一漏万,让人觉得很不成熟;
2.眼高手低型
这是缺少实际工作经验的典型代表。这样的员工在遇到具体事情时,常常会不知从何入手,自乱阵脚;
3.纸上谈兵型
这类员工善于夸夸其谈,工作华而不实,思考的方法不能落实在行动上。
以上3种情况,不管哪个类型,都不利于工作的高效开展。
认真是做好事情的基础,方法则是高效工作的前提。我们从事一项工作,最重要的是找到正确的、科学的工作方法。
那么,应该怎样寻找正确的工作方法呢?结合上面的案例,我们来探讨一下。
1.有态度就有方法
有没有正确的工作方法,首先要看我们对工作有没有端正的态度。一个拥有积极态度的员工,一定会为做好工作去努力学习、多方请教、寻求正确、科学的方法,让工作高效快捷,精益求精。
2.不墨守成规
现在回顾一下上面的案例。年已50的韦师傅有着30多年的陶瓷制作经验,为什么在制作那个订单的产品时却没有高效的方法,这和他墨守成规、不善于动脑筋的思想分不开。其实,只要我们多动脑筋,不管任何工作,都能找到第二、第三种方法。
3.带着使命感工作
如果我们对工作缺乏使命感,只是把工作当作任务去完成,可能就不会为了效率去努力寻找方法。当我们带着使命感做工作时,工作的热情、激情、责任心就会被激发出来,工作的效率和效果就会大不一样。
4.将工作状态调到最佳
一个人浑浑噩噩应付工作的时候,头脑的思路就会受到阻碍,好的灵感就难以萌发。当我们以最佳状态投入工作时,大脑思路清晰,好的方法很容易就涌现出来了。
5.勤于思考,让大脑动起来
要明白一个道理:动脑筋想办法比埋头工作更重要。细心观察,你就会发现,那些工作高效的人士,都是善于动脑筋寻找最佳工作方法的人。
6.整合集体的智慧
当一个人冥思苦想没有结果时,就要考虑多找几个人商讨一下。不要总认为别人的经验不足或知识不够,毕竟“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有时甚至可以听听与自己的观点相左的人的意见。
7.把找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养成习惯
应该说为提高工作效率找一次、两次方法,对任何人都不是难事。难的是将为工作找方法变成一种习惯,不管是做什么工作,都自动自发为提高工作效率寻找更科学、更有效的方法。
其实寻找工作方法的途径还有很多。要成为高效达人,首先要成为寻找工作方法的高手。
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