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答案来找我
刘 靖 〖著〗
第一章 问题留给自己,答案上交领导
4.问题要解决,期待要超越
在工作中遇到问题时,积极寻找解决的办法,这是对一个员工基本的素养要求。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也是每个员工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
所以,当一个员工在工作中出现问题时,只有积极想办法解决,是没有理由推诿扯皮的。每一个有职业道德的员工,都应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当作自己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每个员工都树立起良好的职业道德,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问题才会越来越少。有人形象地比喻说:“问题像弹簧,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这话其实是很有道理的。
这里提醒大家,在解决问题时,不要对解决的结果太保守,不要局限在对问题的低级需求和领导的最低要求。如果你对自己的要求太低,对问题解决的目标过低,那样只能停留在解决问题的最低层面。60及格,80分万岁的时代早已过去。现在是一个强调细节,追求完美的时代。所以,在解决问题时,要把结果目标适度定高一些,要超越问题的低级需求,超越领导对问题解决的最低要求。让领导对你刮目相看。
如何在解决问题时超越领导的期待呢?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提升专业技能。一个缺少专业技能的员工,不是合格的员工。对员工来说,专业技能越高,就越有利于问题的解决。这就如曲艺界提出的一句口号: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学习专业技能要注意4个方面的事项:
a.积极、端正的心态。没有端正的心态,要学好专业技能就是一句空话。
b.一项技能至少操作5次以上。俗话说:看的武师不打人。不论任何专业技术,自己不去亲手操作,就没有实际的体会。技术是学来的,不是看来的。学习技术要勤于动手,记住“勤能补拙”这个道理。
c.反复练习,熟练掌握。一项技术学到手,只有反复练习,才能熟能生巧。一个员工的技术越熟练,技能越全面,对解决问题越有利。这也是“天道酬勤”的道理。
话说回来,如果员工不能熟练掌握相应的专业技术,一旦工作上出现问题,就会束手无策,就会非常被动。所以,学习专业技能是必不可少的。
(2)拓宽知识面,强化学识修养。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行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就是学习的道理。不论从事什么行业,一个人的知识面越宽泛,学识越博、精,看问题就越全面、周详。而一个知识面较窄的员工,常常会犯“以偏盖全”的错误。由此看来,渊博的知识也是解决问题需要的条件之一。
(3)以领导的期待标准为最低目标。心态消极的员工,常常会对领导的要求打一下折扣。这种喜欢对领导的要求讨价还价的员工,是很难进步和成长自己的。要想让领导重视自己,自己必须在工作上多做努力。每次解决问题前,先对领导的期待做好评估。领导都是理智的人,不会往框外要求我们。有时候觉得领导的要求高,其实也只是我们和领导站的角度不同,或者我们对自身的要求过低。那么,只要领导的期待不是遥不可及,我们就以此为最低标准,尽可能的超越领导的期待。
只有这样,领导才会越来越喜欢你,越来越器重你。
(4)开阔胸襟,提升自己思考问题所站的层面和高度。员工之所以和领导在思考问题方面有距离,从很大程度上说,是自己和领导在胸襟和气度方面存在差异。一个心胸不够开阔的员工,考虑问题的思路和出发点常常和领导存在很大的距离。这会导致我们对领导交付的事情牢骚多、抱怨多,工作态度不够积极。所以,培养自己的胸襟是很有必要的。
那么,如何培养自己的胸襟呢?
a.多向心胸开阔的有识之士学习,多和他们打交道。常言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和心胸开阔的人多打交道,受到他们的感染,我们的心胸也会变得开阔起来。
b.多读一些励志的或者伟人传记的书。可以说,没有一个伟人的心胸是狭窄的。我们可以用伟人的气度和胸襟来激励自己、鞭策自己、熏陶自己,让自己的胸襟和情操得到相应的提升。
c.可以在自己生活和工作的环境中适当张贴一些有关胸襟方面的警示语录,不断提醒和激励自己。
一个人的心胸和气度虽然和先天关联较大,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后天的培养也能收到相应的效果。
(5)树立追求完美的工作态度。细节决定成败,态度决定一切。一个问题能否彻底解决,是和细节分不开的。如果没有追求完美的工作态度,解决问题时就会忽略细节的完整性。试想,如果在细节方面这里缺失一点,那里粗放一点,这个问题还能解决得很好吗?答案肯定是不能。就算是把一个问题解决了,也是应付差事,交差了事。那是无论如何也不能超越领导的期待的。领导期待不仅仅是以完成任务的方式把问题勉强解决,他们需要的是能够彻底解决,同样的问题最好不再出现第二次。
这里分享毛泽东和蔡和森两位伟人的故事。
毛泽东在东山学堂就读时,所写的作文《宋襄公论》被班主任谭咏春评为105分。蔡和森在铁路学堂入学考试时也取得105分的好成绩。他们的老师之所以给予他们超出常理的分数,从很大程度上说,就是他们在写作文时,不是当作任务来完成,而是抱住用心写到最好的心态对待作文。
领导都是明事理的,如果哪个员工在解决问题时超越他们的期待,他们一定从内心大加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