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区之一:明星与团队
与国外相比,目前中国市场的培训费用性价比较低。这些钱大都是被培训讲师个人赚了。他们每个月做很多的课程,工资可能比一个外企在中国的CEO的收入还要高。导致这种现象的一个原因就是:大家都把培训的价值体现在一个培训师的身上,而忽视了--一次成功的培训应该是由一个团队共同完成的。
国内的一些培训公司经常是这种状况:请个老师,然后去书店里买一本书来做教材,找个教室,就完成了一次培训,根本不管有几个章节对客户有用,所以他们对培训讲师的依赖程度很高。而专业的培训机构给客户的一般先是培训的框架,内容则会根据客户的具体需求和现实情况去定制出来的。培训师在这里只是作为执行的一个部分,他们注重的是整个培训团队的协作,包括培训顾问怎么去了解客户的需求、课程制作部门怎么样去把课程做得更好,然后是培训师怎么去讲、还有后期的跟踪服务怎么样去做。凯尔文说:"这是一整套的服务,只有通过一个优秀的团队才能完成。"
误区之二:课程与流程
没有一个课程适合给所有公司去做,就好比AOL不会照搬GE的培训课程。因为课程是要针对企业的实际情况、人员素质和公司目标而制定的。同样,引进国外的课程也不应该照本宣科,虽然只是一个框架、但应该有很完整的思路、方式和理念。
目前国内很多课程都比较陈旧,主要是一些学术性的课程,企业培训的课程非常缺乏。就目前国内风行的MBA课程来说,MBA课程在国外主要是用于个人的素质能力思想方法的提升培训;但企业培训针对的不是个人,而是整个公司,致力于提高企业团队整体素质的提高。国外有许多课程实用性和互动性很强,这些优秀的课程注入中国以后,国内的客户会更能感觉到这些企业培训为什么能够真正地帮到他们。
慧科公司认为,企业培训系统主要由三个要素构成:培训课程、培训师和培训流程,最重要的是培训流程。怎么样通过流程把培训课程与培训师进行整合,怎么通过对于客户需求的了解,怎么样通过对于课程的个性化定制,怎么样通过对于课程培训后的效果评估与跟踪,去达到培训的最大效应是最重要的。
误区之三:系统性与突发性
凯尔文给我们介绍了一个国外的优秀企业是怎样来做培训的:基本上他们做培训的目的是比较鲜明的,公司有一定的理念和操作的方法,他们希望通过培训能把这些内容统一下来,使公司的每一个员工都有一个统一的价值方向。每年开始都会对培训计划有一个比较完整的定义,比如今年要对销售整体人员在顾问式销售方面有所改进,对客户的关系方面进行改进……这些内容在年初的培训计划中会清楚地罗列出来,然后按照这个方向去做,他们希望公司的每一个员工都能达到他们一定的水准。
当他们每年对员工的考核里面,其中就会有一项对于员工培训的方面的内容,每个员工的档案里都会有现在的能力情况的考虑,哪些方面需要加强,那么就需要进行培训。然后在年底时看员工是否经过相关的培训,有没有达到目的,才会给员工进行升职、加薪、发展到更好的职位。这是一套比较完整的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