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邀请去西南政法大学研究生院搞了个“道与人生”的讲座,算是多年研究后的传播和对老子智慧的弘扬吧,原来不敢轻易去讲,今天想来还是要讲。不管如何,发一分光就散一份热。
1. 学习紧张,我们没有时间每天做20分钟的修炼?
中国有句古话“磨刀不费砍材工”,我们忙于行为,却忘了适当的休息才可以让支配行为的大脑更好地工作。我们学习或作学问,用的是脑力,而用一个修炼的方法让大脑处于清醒,但没有思考才是最好的休息。这种方法可以让人放松,可以回归本源能量获得充电,可以排泄一天的压力。时间是自己安排的,当个体形成每天早晚各修炼一次的习惯后,就成为生命的已部分,改变也就由此开始。
2. 在完成您的“回家之路”(GBH Go Back Home)时, 有没有可能出现偏差?
没有。道德经本身子38章以后是将人道的, 我们可以充分学习, 应用到“回家之路”的训练中。 同时, “回家之路”课程的另一部分恰恰就是要讲清为什么要学习“回家之路”,它和其他的修炼有什么不同。更主要的是要讲明“家”在何处,大我与小我,宇宙智慧与人类智慧及德德积累。
3.您说以道御术, 可您不是在讲术?
道是中国文化的根,中国文化的一切都可以归为这个根上。悟了这个道,其他的也就好解决了。而要去体悟这个道,就需要一个方法,从这个层面上讲,我的“回家之路”就是这样一个方法,一个体悟大道的术。
4. 学术问题, 不同的解析等?
这个问题我想还是大家通过讨论会更加明晰,辩论的目的是为了扩大认知面,但不是说你对我错。老子5000言,可诠释老子的文字不止5000万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如现在这个争论中,就没有意义了。
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 还是要去品尝。 “回家之路”方法可以带您去体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