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中国曾经有一个留美博士生——这个时代的佼佼者,当美国同学第一次见到他的时候高兴地问:“啊,我早听说中国有一本书叫《易经》,它讲些什么?你是中国人,告诉我好吗?”
这个留学生红着脸说:“I am sorry,我没有读过……”
“你们是礼仪之邦,你们《礼记》讲些什么?”
“I am sorry,我没有读过……”
“你们的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诗经美在哪里?”
“I am sorry,我不知道……”
“《离骚》文学价值很高,那个作者为什么去跳河?”
“I am sorry,我不知道……”
这样的学生,他自己都感觉到惭愧,这样的“文化侏儒”,没有长大的心灵。我们的心灵需要成长,我们的文化也要再度地绽放光芒。我们的下一代要有宽阔的心胸,要传承人类的智慧,从哪里做起?从教育做起。
反思我们的学校教育,尽管中国有源远流长的历史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博物馆也很多,但学生们却鲜有机会在课外活动中补充和深化书本知识。如果生长在像中国这样一个有五千多年传统文化的国度,而我们的国民和我们的孩子居然没有文化的成长氛围,请问:这叫不叫人造的文化侏儒?
由此可见,作为传承人类文化的教育工作者,我们有义务、更有责任倾力为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做出应有的贡献。然而,平常工作中,除了语文课本上捉襟见肘的几点考试提纲上要求的古文基础知识和上级要求的必读科目之外,我们还为传播传统文化做了什么?尽管我们有诸多理由说心有余力不足,说现在的孩子已经够辛苦了,不要再“折磨”他们了。
但是我们却很少看到有老师让孩子课外读一些古文化作品,创造氛围和条件给孩子感受古文化的机会。
孩子在这样一个急功近利的社会,接触到最多的是快餐文化和网络文学,一些高雅的文学作品逐渐离他们远去,传统文学在他们脑海中似乎浓缩成了孔乙己口中的“之乎者也”,除此之外,别无他物。
当然,我们不强求在这个社会中,每个人对传统的东西都十分精通,因为现代社会毕竟要求具有高能力的专业人才,人们理所应当地应该投身专业成长,但这不能成为忘记祖国传统文化的借口,因为忘记等于背叛。对于博大精深的祖国五千年文化,还是应该掌握一些,这样才不愧为一个中国人,一个古老文化的继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