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笑之
德育是个老话题,具体怎么搞,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既然是素质教育实践基地,那么德育功能自然不能丢失。否则就谈不上素质教育了。
我觉得基地应该从几下面三点去把握。
第一, 行为习惯。
第二, 实践课堂。
第三, 集体活动。
第一点和第二点我们暂且不谈,就第三点集体活动,也只谈其中的“情商影片”。看电影是一种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形式,但平时因为学业负担过重的原因,错过了很多优秀的影片。即使看过一些片子,也以娱乐片居多,对于一些激发情感,培育情商的片子有些
学生接触到的很多影片,其实仅是一些卖力不卖座的片子,有的一笑而过,有的战兢一时,却没有多少值得回味的地方,我归纳为“劳命伤财不讨好”类型。
什么片子能让学生专注?什么片子能让学生有所得?一直是萦绕在我脑中的不大不小的难题。为了找到一部合适的影片,我可以连续几天只要一有空就在网上搜片源,找“感动”。甚至布置老师春节回家必须找一部各自认为最好的片子,并做好推荐PPT,其目的也就是怕浪费学生在基地的宝贵一晚。
我们给孩子推荐的片子有几类,一是优秀情感类、励志类及爱国主义题材电影,情感类的如韩国影片《人狗奇缘》、《外婆的家》等,国产影片《暖春》、《背起爸爸去上学》等,美国影片《当幸福来敲门》等,励志类的如美国影片《叫我第一名》、国产影片《冲出亚马逊》等,爱国主义题材的如《夜袭》等;二是优秀电视节目,如《职来职往》、《变形计》等。
这些影片能够让孩子收获感动,感受亲情,同时学会珍惜,懂得包容。优秀的电视节目,让孩子们能够知道未来社会的人才趋向,一些生动真实的案例让孩子对照自己,找到差距,同时知道幸福来之不易。而这些单靠说教是根本难以奏效的。
基地活动的德育终极目标是去除说教,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家长老师的良苦用心,要的是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德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