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品管专家戴明博士曾经指出:“注重工作绩效,尤其是通过统计方法来管制品质,是日本的产品品质优异的关键所在。任何国家除非学会这一套设计方法,否则很难与其匹敌。”
美国近代品管大师克劳斯比曾说过:“品管是企业制胜的关键。”所以如何进行品质管理,如何防止品质变异是生产主管需要掌握的必备管理技能。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质量第一”是企业永远坚持的原则。品管是企业制胜的关键。如果品质没有做好的话,可想而知这个企业将是一个什么样的企业。因此,一个生产主管应该时时刻刻牢记在心的是品管的重要性。
1.稳定的人员
人员流动的频率往往可以反映员工对企业认同的程度,尤其高层人员的流动,更是影响企业的主要因素。所以一切成长的条件都是随着人员的流动而流失,品质也是一样。稳定人员做起很难。这就需要主管在管理过程中对每一个新进员工表明:“你对我很重要。”这样自然能够产生工作情感,员工对主管或者对公司有了感情,情绪就会稳定。人员的情绪稳定了,公司的品质也会提升。
2.良好的教育训练
企业要既快速又稳定地成长,其关键就在于企业的人。现代企业管理讲究的是多元化、专业化。每一项工作都需要专业人员将专业知识及理论基础演化为实用性的技巧,尽快填补企业内员工因工作经验的不足以及理念上的差异所造成的沟通协调困难。
3.建立标准化
标准化是制度,是规定,是工作规则,也是工作方法。标准化的作用主要是:把企业内的成员所累积的技术、经验通过文件的方式加以储存,而不会因为人员的流动造成技术流失,也不会因为不同的人操作而出现太大的差异。所以为了推行品质管制,很多企业都要导入ISO9000系列,它主要的精神就在于先把文件写出来,然后依照写出来的文件去做。这就叫做标准化。
4.消除环境的脏乱现象
工作场所脏乱,代表的是效率低下、品质不稳定以及“总值”的浪费。企业如果能够推行5S活动就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脏乱,虽然不是影响品质的决定因素,但又不得不承认它跟产品的品质有因果关系。
5.统计品管
传统的品管方法是对产品进行检验,让良品继续流向施工程序,而把不良品予以剔除。这只能得到被检验产品的品质信息,而对于产品的品质改善是没有意义的。所以统计品质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运用统计原理进行产品品质改善,可以说是品质管制在近代获得突破的主要原因。统计原理延伸出来很多改善的工具。这些改善工具在企业内是否有效甚至广泛被应用,可以作为一种衡量企业科学管理的尺度。
6.稳定的供货商
即使有再好的技术、再好的机器设备,假如缺乏良好、稳定的材料,还是很难生产出又好又稳定的产品。所以说材料是非常重要的。假如供应厂商不稳定,品质自然不会稳定。
7.完善的机器保养制度
产品是靠机器来生产的,机器有精密度与寿命。机器就像人的身体一样,平常就得注意保养。身体不保养,健康就会受到影响。同样地,机器不注意保养,机器的精密度、寿命就会随之下降,品质也会受到影响。
自刘敏兴主讲《生产主管职业化训练》教学光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