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名真诠——中华姓名学正源解析》绝对不同于过往的姓名学著作。它从易学与文字学相结合的角度阐释姓名文化,抛弃了广为流传的“五格剖象法”体系,充分彰显了中华文化的底蕴,可谓中华姓名学之正源。
本书对多年广为流传的“五格剖象法”从理论到实践进行了系统全面、有理有据的分析,最后得出了客观的结论,相信读者朋友认真阅读后,一定后产生深深的共鸣。
书中讲解的姓名学阴阳理论、五行理论、意象理论、卦象理论、宫位理论、命理理论等,深刻而精辟。其中的宫位理论、意象理论等在姓名学著作中当属首论。至于书中系统简介的拆字法内容,也是姓名学书中见不到的。书中阐述的好名字的十五大要素,又会使我们对好名字有一个更全面的把握……
《起名真诠——中华姓名学正源解析》自序
姓名学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和古往今来的每个人息息相关的一门学问。
谈姓名,不得不谈中华文化。中华文化的基石是什么?笔者认为,首推汉字和八卦。没有汉字,就没有中华文化跨越空间的传播,也更谈不上中华跨越历史长河的传承。因此,在中华文化的逐渐形成与传播中,汉字当居头功。而八卦,是构成易学的主要部件。易学,中华文化所独有的这门学问,实乃中华文化的源头。易文化发端于6000多年前的伏羲时代,发展于3100年前的周文王时代与2500年前的孔子时代。易学作为中华文化之源,不单体现在时间的久远上,更重要的是后世的中华文化皆其脉相承。姓名文化对易学思维体系继承得相当充分,可以简单地说,姓名学就是文字学和易学的融合体。或者可以说,文字学和易学构成了姓名学的两大基石。说到这儿,需要给姓名学下个定义了。所谓姓名学,就是应用文字学和易学的基本原理,研究如何起一个好名字以及人和群体、地区等名称对人和相应群体、地区影响的学问。这是笔者的定义,其中有两个不可忽略的要点:其一,起名的方法;其二,名称对人和群体的影响。而正是这第二点,更充分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特点,也正是姓名学的魅力所在。
姓名文化古已有之,只不过古代没有将其单独列为一种学科而已。因此,姓名学绝非当代产物,只不过在当代受到了空前的重视而已。然而,姓名文化虽古已有之,却没有专门的著述整理成籍而流传下来。究其原因,大概是姓名学在古代已经成为了一种读书人必备的文化常识。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姓名学又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当代姓名学的研究者们,都是在对文字学与易学的研究实践中,在面对大众对姓名文化的大量需求而促使对具体的姓名反复感悟中,以及在浩瀚的古代书海支离破碎的阐述中,总结归纳出了一套系统的体系,拙著便是由此而生。笔者窃以为,拙著所论当为中华姓名学的正源,因为这套体系符合中华文化的本源,符合先人论名的思路,其在实践中具有较强的应验性。
该书所论之姓名学之所以定义为中华姓名学,而没有称之为中国姓名学,是因为文化没有国界,文化自古以来就在不断地广泛传播与传承中。中华文化乃中国文化更广泛的称谓,东南亚诸国有中华文化,欧洲有中华文化,美洲也有中华文化。姓名文化走到今天,显然非中国所独据,然其体系实为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东南亚诸国也好,日本、韩国也罢,只要是中华文化圈,都在论姓名文化,而其根源都是中华姓名学。顺便多言几句,严格讲,中国传统文化不应称之为“国学”,而应称之为“华学”更准确。就像遍布于世界各地的“华人”不能称为“国人”一样。
起名,是一种方法,也是一种技术,更是一门艺术。这方法,是建立在对系统的姓名学理论掌握的基础上获得的。这技术表现在知识的广博、操作的娴熟、经验的应用。至于艺术,是更高层级的学问,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需要素质做支撑,需要艺术细胞做依托。有的人煞费苦心也起不出动听的好名字,就是因为缺乏审美,没有艺术鉴赏力。
姓名学不应分派别,为了起出一个好的名字,对姓名有价值的诸多要素都要考虑。为了使名字对人生、群体起到最大的助益,姓名学的诸多要素缺一不可,然五格剖象法为其例外。书中笔者对五格剖象法的阐释,对其学说的定位,绝非出于什么狭隘的民族情结(因其为日本人首创),更非出于个人的喜好,而是出于对中华文化负责的精神,代表我国更多的姓名学专家们在发声。一个毫无准确的理论支撑、在实践中又不应验的所谓学问,怎能任其泛滥下去,错误地影响一代代的国人?
我坚信,随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伟大复兴,通过大量易学、姓名学专业人士的共同努力,姓名文化一定会更好地散发光彩,造福社会!
王炳中
己丑年春日于沈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