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的世界》 第一集 《奇人奇书》 主持人:开场语+引子 Xxx,这里是《庄子的世界》,我是xx.一说起庄子,我们很多人都会不自觉的想起这样一句: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这说的就是扶摇直上九千里的鲲鹏,每每说起这个庞然大物可是引起无数人的臆想。除此之外,在庄子的世界中,我们还看到有小到朝生暮死的菌草,大到七百岁的彭祖,在他的世界中简直包罗万象却又奇妙无比。 问:那么充满奇思妙想的庄子究竟是个怎样的人呢?对他这种天马行空的思想,当下的我们又该如何解读呢?今天我们邀请到著名讲师王泽仁老师,为我们解读庄子和他的故事。欢迎王老师,那么王老师关于庄子您是怎么看待的呢? 嘉宾:一提到庄子,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四个字:旷达逍遥。他洞察世事,不拘名利,齐同万物,看破生死,一生都在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 主持人:看来王老师对庄子是有着很高的评价。那么有哪些有趣的故事可以体现出庄子的这种性格?或者说是为人处世的思想呢? 嘉宾:《庄子.天下篇》中形象的描述了庄子其人: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上与造物者游,而下与外死生、无终始者为友。 +体现庄子逍遥性格的故事讲述 主持人:庄子的旷达逍遥是深刻体现在他的行为生活中,而且更是在传承和发扬老子思想的基础上广为人知。 嘉宾:确实,庄子是道家思想的主要创始人,与老子并列,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上称为:老庄学派。不过老子哲学更倾向于政治哲学;而庄子哲学更侧重于生命哲学。 读完整部《庄子》,我们会发现,他不仅是一个社会公民,同时还是一个宇宙公民。这一点和他同时代的儒学大师孟子(前372-前289)类似。孟子以“天民”自居,肩负起改造社会、救民水火的责任。而庄子(前369-前286)面对当时战乱频繁、民不聊生的社会,给苦难中的平民弱士寄予了无限的同情,为他们提供了“处浊世避患害之术”。 主持人:两者都颇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意思。 嘉宾:是的,所以说庄子是一个奇人。他境界奇远,逍遥超世;思想奇特,和同万物;学识奇博,无所不窥。•••••(此处可简) 主持人:庄子的很多精华思想都集中在《庄子》这本书中,但是很多人对于庄子缥缈和逍遥的思想却是欲入其门而不得。 问:那么王老师,我们如何才能正确打开《庄子》这本书来进一步了解庄子呢? 嘉宾:我们现在看到的《庄子》,都源于晋代郭象注本《庄子》: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共三十三篇。最早的著录见于《汉书.艺文志》,著录为“《庄子》五十二篇”,可见庄子的著作未能完整的流传下来。关于《庄子》三十三篇的真伪问题,始于宋代的苏轼,他认为杂篇中的《让王》、《说剑》“浅陋不入于道”,而《渔父》、《盗跖》诋毁孔子,均属伪作。现在一般来说,内篇为庄子自著,外篇则除庄子自著外,也有部分为庄子后学所作,至于杂篇又要复杂一些,如《说剑》一篇,显为纵横家言,与庄学无关。 主持人:我们知道,《庄子》一书又名《南华经》,历来的文人墨客对其都有很高的评价。鲁迅先生曾说庄子文章“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那么对于这部书您是怎么看的呢? 嘉宾:《庄子》之书可谓“才子之书”,清人金圣叹六才子书评《庄子》乃第一才子书。我认为,《庄子》不仅是才子之书,更是一部奇书。 主要表现在三大方面: 一、哲学之奇。庄子哲学发展了老子“道”的内核,把道的自然观推及到社会生活及人性人格上:在哲学上,主张道通为一、万物平等、相互转化;在精神上追求“无所待”的绝对自由的境界。在认识上,秉持万事万物的相对性,辩证的认识到二元的对立转化。 二、美学之奇。庄子之美学乃自然之美、朴素之美、瑰奇之美,而非人伪之美、雕琢之美、普通之美。庄子认为:“文灭质,博溺心”反对一切外在的修饰之美,人类才会返璞归真。庄子的美也是相对的美,美丑没有绝对的界限,美的可以是丑的,丑的也可以是美的。 主持人:是的,老子曾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e已,讲的就是美丑之间的这种辩证关系和转换的思维。 嘉宾:是的,三、文章之奇。《庄子》一书,可以说是一部杰出、深刻、优美、生动、充满怪奇的创作手法,洋溢着浪漫主义精神、同时也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批判意识的散文集,其艺术风格在中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对后世影响深远。其开创的“三言创作论”,即:寓言、重言、卮言三言并用的创作手法和艺术特色,构造出《庄子》一书宏伟、雄奇、怪诞的超远意境。其讽刺、幽默、辛辣的笔法惟妙惟肖的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当权者的虚伪,趋炎附势之徒的卑下,入木三分。由此可观,庄子笔下绝非等闲之人、等闲之物、等闲之景。读者可细细品味。(具体事例,少一点赞美) 主持人:关于庄子我们用王老师的话来说就是一个奇人,他的著作《南华经》或者说是《庄子》更是被人奉为圭臬(gui nie)。那么在庄子身上,我们可以探知到那些许多有趣又益智的故事呢?更多精彩的内容,我们在下期节目再来一一解读。好了,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