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VIP》杂志(2007年1月刊)-趙易“中国风水”专栏文章-百姓篇
原载:《直通VIP》杂志(中英文对照P80-95)
《直通VIP》杂志,是直通VIP联合商会会刊,是传媒业首创的高星级酒店客房读物,是集历史、人文、民俗、艺术、收藏于一体的高品位社会生活类读物。
文/趙 易 |
风水术是一门源于易经特别是道家阴阳五行理论建立起来,为人们在营造、作息时趋吉避凶的实用之学。尽管它因种种原因难免含有附会甚至迷信的成分,但它还是颇具科学性的。我不明白为何一部分喜欢动辄说风水是迷信,也不明白另一部分人还要想方设法证明风水是科学。两者都是一种“傻”,就是佛家说的痴迷执着。事实是,风水说源远流长,历经两千多年而不衰,在中国老百姓的心目中始终有个根深蒂固的“风水”情结。
精神的家园
土地因为它的厚重与坚实,让人依恋,人们对生活的期望无非是在这片或那片土地上生活得更安定和富足,所以开始耕种、造房,筹划着那温暖的家。“人因宅而立,宅因人得存,人宅相扶,道天地,故不可独信命也。”注重天人合一的中国人,相信人道应依天地之道而行,讲究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选宅建房此等大事更要慎之又慎,所以自从我们伟大的先民在大地之上建起第一间可以遮风避雨的建筑物时,中国的建筑文化绵延数千年,就从未离开过风水说,无论是气势磅礴的皇宫皇陵,还是偏远乡村的普通农舍,在规划建设过程中大多留下了风水说的痕迹。
环境的选择
谈到万物的起源,中国古人用朴素的唯物主义科学观给予了解释。中国哲学认为气化万物,气是万物始前的混沌存在,“气始而生化,气散而有形,气布而蓄育,气终而象变”。风水学基于中国哲学中“气”的概念,视“生气”既生机勃发之气为源。所以作为风水说的经典《葬经》里认为“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选择住址时背山面水,最藏风聚气。这里所说的“气”就是现代科学所强调的“能量”,或是“场”。而住在千家万户里的正是作为万物之灵的“人”,最有生气,最有灵性。当人的内部之气与周围之气相投时,方可生机勃勃,反之则受其干扰,方寸大乱。我们都喜欢生活在朝阳的房间里,是因为能享受到充足的阳光,让我们充满能量,反之,阴暗潮湿的居住环境会让人感到压抑、沮丧。而我们的先哲们用其直觉的感悟和智慧,洞察了其中的奥妙。
天人的境界
天人合一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思想,也是我们对生存状态最高境界的追求。这种观念来自中国乃至世界公认的古代最高水平的哲学著作和权威的历史典籍——《周易》,如今用科学的眼光来重新审视,“天人合一”不单单是一种境界,还是人类最佳的生存状态。古都北京的城市构局、皇城宫殿就是严格按照《周易》原理设计规划的。天坛、地坛、日坛、月坛就是按照先天八卦安排建设的;皇城皇宫的建构充满了“居中为正”思想;连皇宫建筑的颜色也是依五行的思想。北京古城的中轴线不仅是北京城市的灵魂,而且是中国文化活着的历史,成了世界建筑史上的瑰宝。
小处着眼,当人与自然天衣无缝般融为一体时,方可神清气爽,身体健康;而往大了说,会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反观我们的城市,已充斥了太多与自然不和谐的建筑,高楼林立,失去了蓝天与阳光;车水马龙,失去了宁静和清新。所以当地产开发商们还在争夺城市的中心寸土寸金时,懂得生活的人,早已向往“山村野外”了,这时金钱换来的已不是房子的面积和豪华的装修,而是最简单的——阳光、空气、河流和养目舒心的田野绿色。要作到“自自然然”可是门大学问,风水说正是力图达到这一“大道境界”。
审美的心理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强烈象征性思维的民族,当建筑的造型或是家居的摆设符合人们心理某种美好的形象时,人会产生愉悦和舒服的感觉。如果其造型象的气势咄咄逼人,会让人反感和厌倦。中国古代建筑大量运用了对称结构,这正是符合了中国人的中正思想和审美心理,这都是风水说讲究的种种。没有象征意义的建筑,没有蕴藏着美好愿望的装饰,没有内涵的建筑布局,由一些没有“生气”的元素罗列的城市、家园、楼盘,是单调的、乏味的、是没有生命的。灵动的风水,带来的是超高的“人气”,跳跃的节奏,还有美好的财富。
《国语·越语》道:“人事必将与天地相参,然后乃可以成功。”在祖先遮风避雨的洞穴里,或是在尽享天伦的民宅,还是在指点江的皇宫,万家灯火之下,祖祖辈辈怀着美好的心愿,规划着家园,希望得一处“风水宝地”,恩泽后辈。风水说从来就没离开过中国人的观念。风水说是一门集天、地、人为一体的综合科学,对于历史悠久的中国建筑学来讲,它是现代建筑环境学的前身。如今在房地产界风生水起的风水说,其积极意义是要勇于撤掉其神秘莫测的表面形式,取精去糟,深入全面认识人们居住的大环境、小环境、山川、气候、空气、生物、地基、地质、方向、道路等一切环境因素,指导人们择优而居。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造成天人和谐的生态环境、人居环境。风水说是一个巨大的文化宝藏,还有很多疑问等着我们诠释,还有太多的未知等待我们挖掘。
凡到过徽州山区的人,看见那隐于黛绿青山古树之间,与小桥流水相联的古村落,无不发出由衷的赞美。山水互为映衬,白墙青瓦高低错落,古树果木点缀其间,野鸟家禽交相鸣啼。村落或枕山傍水,或夹溪而筑,村子四周青山相峙,既得山泉溪水之便利,又有青山绿树为屏障。从宅院里推窗远眺,天然图画尽收眼底。天井洒落进阳光雨露,小院植置着花木假山。在这里,人类与大自然完全融为一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是什么造就了徽州古村落与大自然的这种依存关系呢?徽州的民居绝大多数都设有“天井”,三间屋的“天井”设在厅前,四合屋的“天井”设在厅中,这种设计可以使屋内光线充足,空气流通,但不好的地方是冬天冷,雨天潮。“天井”的设计跟徽商也有极大关系。经商之人,总怕财源外流,就造天井,使屋前脊的雨水不致流向屋外,而顺势纳入天井之中,名之曰:“四水到堂”,图个财不外流的吉利。
徽州的私家园林都是因地势而筑,布局精巧,配以池水、假山、嘉树、花径、小榭、亭阁等,构成一个很幽静的小天地。私家园林的室内摆设极为雅致。一般正堂挂有中堂、对联,两边板壁上挂四幅长条古画,加上八仙桌、太师椅,都是古色古香的。讲究一点的屋内,处处有木雕装饰,在梁撑、窗衣、槛子门上木雕尤为精致。上堂檐口两柱檐撑,一般左雕“松鹤图”,右雕“椰鹿图”,图内镂空,立体感强,显得栩栩如生。有的在两厢槛子门上端,雕上“麒麟戏凤”、“鹤舞雄狮”、“喜鹊登梅”、“百鸟啼鸣”及锦鸡、梅花鹿等图案,都是活灵活现。有的在槛子门的槛棍栅上,还雕有各种字样,如“寿”、“福”及“万代荣华”、“竹繁松茂”等。有的还雕有各式各样的故事图案,人物有表情,故事有情节,有环境气氛,表现得精巧细腻,令人叹为观止。徽州的私家园林,虽不如都市或宫廷园林的规模宏大,但却显得小巧玲珑,古朴典雅。由于建筑棱角突兀,极不规整,人在其内,外面人只能窥其局部,颇具谐趣。登亭顶平台,极目四望,又有另一番情致。
(未玩待续)
(本文由上海酿名公司ceoua网站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