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又来瞎扯了。
经济"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color: rgb(41, 150, 204); position: relative;">知识经济已经植根于社会化传播年代,过去品牌和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情况差不多已经消灭了,品牌甚至比消费者知道的更少。社会化营销,需要的是用心经营,怎样“营”,比怎样“销”重要多了。
营销人,在问如何做之前,请先问为何做。重要的是,不要为做而做。
锚点定价,是营销心理学的重要元素。一个产品能不能卖贵一点,就看你懂不懂什么叫锚点了。
社交就是扩展人脉,只有在像微博这种平台才合适。别的平台上的都是好友,不是社交是聊天。品牌要建人脉一定要在微博上用心经营,因为它才是社会化营销获取新用户的第一站。说实话,你的朋友跟你在别的平台沟通,微博是跟粉丝沟通的平台,差别很大。
从付费广告的角度看,收视率、销量等等用来衡量千人成本的参数,跟受众的购买力和传播力都没有关系的,偏偏很多品牌主就喜欢把这些伪标准挂钩。从社会化营销的角度来看,分享和参与都跟传播力和影响力有关,很多品牌主偏偏选择忽略;这就是源于对营销人的教育不足。
口碑分享,是最好的营销。社会化也要去中心化,企业凭什么要消费者长期关注?为什么不能把个人转化为媒体,让他们去转播?难道企业以为建立了一个庞大的社群,群内的用户就是拥护者吗?企业都认识了解拥有他们吗?太天真了。
无数的品牌无数的营销战役和品牌信息,消费者一定有选择和消化困难,品牌战役的性价比一定不够好。品牌更应该做的是在生活中点滴的营销细节,跟用户的对话,用心经营客户关系,把品牌口碑积累渗透才是正道。
内容策略:一图胜万言。
到了嘉顿(一个面包品牌)的专门店,多少的童年回忆啊!马上疯狂拍照,却遭到店员阻止。问原因,其实也不明所以。任何品牌不让拍照,就是不让消费者传播,愚不可及。要做的,其实是奖励拍照分享,才能把消费者转化为推销员。品牌主,你自己想想。
最不懂社会化营销的品牌,就是让一家营销公司做微博运营,另一家做微信的运营,然后又一家去做营销战役,目的就是为了降低成本。这些品牌,是为了省钱去做营销,不是为了达到效果去做,甚至为什么要做都不知道。其实,想省钱就不要营销,这些品牌,我只能说是:不可救药!
品牌主,要做大做强,传播更快更远,你们要做好的不是管理好强关系,而是用心经营好无数的弱关系。明白吗?(最强的品牌,都坚持在微博经营,而且都能引起大量UGC。做不到的,原因是不懂)
互联网信息爆炸,过去的信息不平衡已经不在存在。品牌再不能站在高点忽悠消费者了,因为,消费者比品牌知道有关品牌的东西更多!
很多人说QR是社会化营销和O2O必备的,品牌也会在适当的位置上放上二维码。但是,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消费者要扫描QR呢?QR是要能唤起行动的,假如没有诱因,消费者为什么要扫呢?没有诱因,当然不会有转化了。这是简单道理。
因为手机的美图功能,手机的销量增加了,女人更有自信,世界更美丽!社会化内容更多,传播更广!
线下一个普通人,经过品牌的刻意培育,影响力可以比明星名人更大。
人人都是自媒体的年代,就人人都有影响力。这跟你有多少线上粉丝无关,跟你有多少真正有强关系的人有关。这影响力,在线下,比在线上发挥的威力更大。
以产品包装作为社会化营销的切入点,是最有效的办法之一。消费者看到产品就被惊喜了,自然希望拍照分享,甚至冲动购买。这样的情感诉求,比千言万语看不懂的功能参数有效千百倍。对吗?(图中是一个空气净化器)
如果我发的东西不抢眼球,不是为了被人点赞分享,我的内容就不能给你深刻印象,你也会觉得关注我没什么意思了。(品牌一样,发内容就是希望别人会转发会喜欢,懂吗?)
不要一想到社会化营销,就先想到是用什么平台。一定要在微博微信吗?一定要开帐号吗?不可以只是锁定关键词,然后去聆听和洞察,或者是发现客户的吗?不可以用普通人的号去聊天的吗?不可以去论坛勾搭相关用户吗?假如认为做社会化营销,就非微博微信不可,只能证明你根本不懂。
口碑传播,“传”比“播”重要。
千万不要做一个邀功的领导,功劳都是你的下属的。你唯一要争的,就是把下属的错误归到自己背上,他们犯的错误都是你的错。这样才是好老板!
上司不能高高在上,让同事害怕,这种上司得不到尊重。人家尊重你是上司,这个尊重是赚回来的,不是吓回来的。请记住!
我自己从来都不摆架子,而且都称呼同事做“同事”。上司的责任就是解决同事的难题,不是要刁难他们,而是要帮助他们完成工作,让他们成长!
有些人擅长从阅读中学习(Reader),有些人擅长从聆听中学习(Listener),所以每个人的学习模式都不一样:有些人专心聆听就可以,有些人必须写下笔记。是阅读者的不会是聆听者,所以你要知道合适自己的学习模式,以及你要管理的人(包括你老板或者是客户)的模式,才能够有效管理他们。
品牌做很多事,都是你表面上看到的“战术”,有人觉得好,有人觉得不好,问题是大家都不一定知道这些战术背后的“战略”是什么,要达到什么目的。只看到战术就自以为是妄下判断的人很多,能真正深思背后的战略意义的人很少,这就是营销高低手的差异。要记得的是:永远不要低估你的对手。
每一个成功者都是一位苦行僧。只有他们自己才知道,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到底有多少寂寞与不解。
世界太多噪音,太多冲动,太多自以为是,一个人的水平,跟独立思考能力和学习能力最有关系。不要人云亦云,判断事情先细心思考。我们不是野兽,人要有人的心,懂得虚怀宽恕。
成功的商业模式都是慢慢摸索出来的,只有不断试错,没有速成。成功的模式也不会永远成功,只有不断改善,才不会落后。
移动、大数据、社会化营销、CRM、O2O..这些谁以前都不懂,只要原意去学,没有东西是太晚的;连学习都不愿意,只会怀缅过去各种厉害,才是最大的悲哀。
打败我们的不是“失败”,是“害怕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