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静纪录片《穹顶之下》截止到2月28日20点13分,上线不到1天时间播放6076万次,产生46389次评论,24小时内在各大视频网站的点击数破亿。这次柴静演讲纪录片是我见过离开央视这个大平台的所有主持人最为成功的一个。她没有做公司,没有做娱乐,而是延续了自己的职业,这是自我价值的一个实现,也是内容营销典范。
此次柴静的记录片演讲爆发增长以及甩掉了传统的互联网模式,记录片利用了传统的线上发行渠道,但是真正的增长是在微信的朋友圈内的传播与发酵。单纯的腾讯视频的播放量就占据了近整个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播放量的二分之一。
互联网时代,媒体遍地是、传播速度也比过去更快,而《穹顶之下》的每一部分都在体现“互联网思维”——这个被说滥了的陈词和某些人的谋财之道——穹顶之下,还有个“柴女”让我们过了“一把瘾”,更让我们看到了大数据时代下互联网思维的巨大潜力。
那么,柴静纪录片《穹顶之下》,基于大数据时代下互联网思维的经典成功案例,能给我们带来那些启发呢?尝试从以下四点概括一下:
一、如何做到“全民参与”?
雾霾是一个人人都关心的“大众话题”。环境问题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这种话题也容易引起强大反响。柴静纪录片《穹顶之下》的传播需求很明确,就是让人们知道什么是雾霾?雾霾怎么来的?对于雾霾,我们普通人怎么办?
如果按照常规思路,可能会有人制造一个个“污染案例”,报道“环保”和“污染治理“的的主题。但是这只能针对一一小部分受众使用,而且还回引起一些人的质疑,并不是最好的宣传案例。
然而,柴静纪录片《穹顶之下》的做法却不一样,它采用引导、诱入的方法,让受众参与到传播中,这样,“眼见为实”使得人们相信、并甘愿去传播,“全名参与”也就自然而然了。
二、如何把握“天时地利人和”?
柴静纪录片《穹顶之下》的成功传播,非常精准地把握了天时地利人和。
首先,柴静纪录片《穹顶之下》播放时间正好是2月28日,也就是周末,那时刚好是春节各路人群返京没多久,网民有时间上网。同时,在环保部长刚刚履任,两桶油即将合并的消息盛传,在两会召开之前,推出这样一个全民话题、公益主题,真是千钧一发,扣动扳机,更是吸引了大量人的目光。
其次,人民网作为首发地点,人民网官方微博还在当天连发8条微博表示对柴静老师关于雾霾纪录片的支持,当天最火的微博无非就是人民网、柴静官微@柴静看见的2条微博,点赞数量超过70万。
最后,明星助阵+自媒星效应。除了引来众多网民热议,韩寒、李小璐、黄晓明、大S等明星也纷纷支持柴静的环保纪录片,从一个社会万象到得到娱乐圈明星关注和传播的迁度;然而,柴静本身就是一位公众人物,作为前央视新闻记者,又出过热卖书籍《看见》,自身名人效应也起到了推波助澜之用。
三、如何从舆论角度嫁接传播诉求?
其实,很多时候舆论怎样并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从受众的舆论中表达出诉求。柴静纪录片《穹顶之下》,并不能代表所有人的诉求,但还是向火箭一样迅速从网络上传播开来,这是为什么呢?
这段纪录片《穹顶之下》,整段视频以通俗易懂的风格让大部分点击观看的网民从第一秒到103分钟结束,从头至尾看完,因为这段纪录片没有高大上复杂化的内容加工,以科普、共鸣的形式唤起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视。
四、如何利用大数据,打动人心?
《穹顶之下》最大的亮就是将互联网,尤其是互联网大数据运用到了极致,大数据真正的落地。在整个过程中多次使用表格、图形、地图,用数据的可视化,信息的图形化,知识的表象化,科学的拟人化,动情、动理,在每一个分秒钟透出了大数据的力量。
整个过程中大数据的运用无处不在。其开场就通过数据来演绎故事,用数据再现当年的情景,用数据来阐述情怀,过程中更是引用权威报告证明结论,用死亡数据引起重视,用数据的相关性、悬念性来揭示问题的严重,用数据来证明行为的范畴,用数据来表述大众的误区。
从数据的来源上也体现了其多样性,既有权威专家的背书,也有权威报告的结论,更有视频展示的精准。
说完这点,还留下一个问题:为什么很多网络推手制造的“谣言”我们会传播或信服?这里,不仅是因为社交网络容易传播和人们缺乏理性思考,一个关键的原因是这些推手能够非常精准地了解我们的心里诉求,以及为我们构造了一个足以让我们信服的情境。
总之,想传播,先忘记传播,从传播事态的根本出发看一看想一想。找到事态的根源,将根源讲述出去,可能就能带来意想不到结果。
我是安东胜,文章就分享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