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站
[更换]
选择城市
总站
北京
上海
重庆
天津
广州
深圳
杭州
苏州
南京
武汉
宁波
青岛
太原
石家庄
合肥
厦门
南昌
长沙
沈阳
长春
成都
无锡
郑州
佛山
济南
福州
泉州
南通
东莞
西安
更多城市分站招商中
首页
讲师
讲师视频
讲师课程
授课见证
培训需求
登录
|
免费注册
张运华
东方名家
http://jn.jiangshi.org/528406
52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送鲜花
扫一扫加我微信
张运华
张运华简介
张运华课程
张运华视频
张运华授课见证
邀请我讲课
张运华联系方式
张运华:如何面对变幻无常的婚姻情感
心态培训
2016-01-20
14607
无常的现象恒常存在于这整个世间:草木的萌芽、成长、开花结果以致枯萎、凋落;人的一生—从婴儿、孩童、少壮及至老死,当中无数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又有那一件是能够被你我所永久掌握而不会改变、不会消逝在茫茫时空中的?这一切的一切,都在说明了一个事实:这个世间就像是一道巨大的洪流,所有的人、事,都只是水面的一些泡沫;洪流不断地汹涌而下,它水面上的泡沫冒起来又破灭了,冒起来又再破灭了...没有任何一个水泡是可以永远浮冒在水面上而能免于破灭的。这就是世间的真相—无常、变易的法则。
无常,也是你我都拥有过的生活经验,只是我们常常都活得浑浑沌沌的,盲无所觉的,无视于无常的存在。想想看:曾几何时,你只是妈妈怀里抱著的小娃娃,现在却已长大成人了;以前你只懂得牙牙学语,现在却能读书识字了—这当中不是已经起了种种的变化吗?现在的你不是早已和以前的你有著很多的‘不一样’了吗?这不正在说明了一个事实: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无常的,不能保持永久不变的。那么,无常,不正是我们每个人都拥有的生活经验吗?
无常,也是一种简单的生活常识。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都知道:把一颗种子放在泥土中,然后再对它施肥、浇花,给予种种的照料;有朝一日,种子定会发芽生长,一直到成为一颗大树,为我们提供荫凉或结出满树的果实。因为我们知道一颗种子不会永远只是一颗种子,只要有著适当的环境和条件,这个‘现状’是可以被改变的。因为我们知道‘种子会在适当的情况下产生变化’的常识,而利用这个知识得到了预期的成果。所以说,无常是一种简单的生活常识。同时,我们也可以说:无常是一种自然界的法则。
无常,也是令我们生起种种痛苦、烦恼的原因。因为人都会死,都不可能永远生存下去,所以我们被迫面对生离死别,失去至爱的亲朋好友的伤心难过。相对的,当我们自己年纪大了,身体逐渐衰老而越来越接近死亡的召唤时,内心便会恐惧、彷徨不已;我们畏惧著将要失去自己所珍爱的、所熟悉的人事,由于对生命有著无比的眷恋却又不得不舍下这一切的原故而彷徨不已。
或者,像前面所说的,我们把一颗种子放进泥土里,对它悉心照料,期盼著收成的到来。然而,不幸的,突然涌来了一阵洪水,淹没了整片土地,种子在大水中腐烂了。因此,再也不可能长成一棵遮荫的大树,也不可能结满一树甜美的果实了。这不是一件很令人失望的事情吗?
无常,真是一件残忍的事实啊!它使得我们患得患失;它夺走我们所执著的一切美好事物;它令我们显得手足无措,在种种难以预测的变幻中忽悲忽喜、又哭又笑。无常像一把尖利的剌刀,深深地刺痛了我们;无常也像一个可怕的鬼影,在你背后不停地追逐著,使你不敢停下脚来,最后却还是无法摆脱。
无常,是一个巨大的力量;它使稚童变成大人,教含辛茹苦的父母展颜欢笑,却又常常在转瞬之间变换画面:朝气蓬勃的少年变成棺木里的一具尸体,教白发人送黑发人,教肝肠寸断的父母欲哭无泪!
难道我们只能在无常的旋涡里随著它团团转吗?佛陀为我们开示了无常的法义,绝不会只是要我们无可奈何地束手无策。我们究竟该以什么样的态度来面对无常?如何在无常的得失之间保持安然自在?如何消除因为无常而生起的种种恐惧?如何认识无常、看透无常、超越无常?如何才能不再随波逐流?
总的来说,无常就是一种‘可能’;或者,更精确的说,无常就是‘转变的可能’。在无常的变易法则下,今天将会过去,明天将会来临;尚未出生的将会出生,已经出生的将要面对死亡;得到可能失去,未曾得到的可以通过种种努力和方法来获得;只要有适当的条件和客观因素就可能令一件新的事物出现,但当条件和客观因素起了变化之后,有关的事务复将消失。简单地说,无常不外就是生、死,得、失,爱、恨,悲、喜,开始和结束两者间交递互换的现象。反过来说,无常也可以是死而复生,失而复得,恨尽爱生,乐极生悲。
一颗种子在泥土中腐烂了,我们或许说是:这颗种子‘死’了。种子腐烂后,种子内藏的元素并没有因此而‘消失’—这些元素分解后被泥土所吸收,化成了泥土的一部分。所以我们说:种子‘死’了,泥土中的新元素却‘出生’了。
我们必须紧记:‘无常’是一种‘转变’,但不是一种‘宿命’。所以,无常是自然的、正常的现象,不是无可奈何的。
第一篇 认识无常
第一章 如实观察无常
⊙一切万物无常存者,此是如来末后所说。
—长阿含
‘这世间的一切事物都不可能长留而不改变的。’佛陀曾经这样宣说。这句话出自长阿含经。据说这是佛陀临进入般涅槃时给予弟子们的最后一次教诲。在佛遗教经中也有著类似的纪录:‘...世间一切会移动和不会移动的法,都是会败坏的,有著不固定和不安稳的现象。’作为众人导师的佛陀也无可避免地必须面对无常的现实,同时更在他本身将要入灭(去世)之前的最后一刻再一次强调这个事实。这使得那些企图依赖佛陀的‘庇佑’而免于无常、免于生老病死的弟子们的美梦全部粉碎。
正如前言所提到的,无常的现象恒常存在于这个世间,是你我都拥有的生活经验,也是一种简单的生活常识;但是为什么我们却盲无所觉,并且从来不曾对无常的变化有所警惕呢?这都是由于我们总在一厢情愿地‘认为’变化不会这么快发生,或者盲目地迷信有某种超能的神秘力量可以留住一切我们所贪爱的事物。
换句话说,也就是我们从来都不曾正视我们所面对的世间和存在其中的种种现象。因此,在这一章里,我们将会对无常的现象作一番真实的观察。
◆我们的身体
我们的身体将会衰老,将会染患种种疾病,在受到刀砍火烫时会受伤、会痛楚,随著身体机能的衰退而终将渐渐步入死亡。在这之后,尸体将被埋进土里,就像是一块木头那样,再也不会说话、不会看东西、不会移动,全身冰冷而僵硬,再也没有一丝一毫的感情了。最后,尸体还会腐化、朽烂,成为一堆泥土。
从上面的说明中,我们清楚地知道:我们并没有可以使自己的身体永远不会变化的控制能力。而事实上,这种情况不仅是在死后才这样,即使在活著时,我们也必须面对这种无常变易。
从出生到成人,这种长大的过程并不是我们想要便可以做到的。身体的茁壮成长必须依靠营养的补给、水分、运动等许多条件。唯有当所需的条件都具足时,‘长大’才会变成事实。随著这些条件的不同,每个人的成长情况也会有所不同。例如:营养不良。
我们的身体是由:头发、毫毛、指甲、牙齿、皮肉、筋骨、骨髓、五脏、肠胃、肋膜、痰脓、血汗、脂肪、尿液等等器官和分泌液所组合而成。另外,我们还需要食物燃烧产生的热能和吸入足够的氧气。归纳起来,组合成一具躯体的元素不外下列四种:1、固体2、水分3、温度(热能)4、气体。这四种元素在佛学的专门术语中叫著「四大’。就是这四大元素的和合在维持著人体的存在。
当这四大元素的和合处在一种适当的情况中时,我们的身体就很
健康
。一旦四大失去调和,人就会生病。四大过度的失调将会使病势加重,甚至最终将导致死亡。人一死,四大元素也就随著分解、散灭了。温暖的躯体失去了温度,火大散灭了;血液、尿液和唾涎等各种分泌液将凝结而不再流动,水大干了;风大也将随著呼吸的停止而消散得毫无踪影;剩下那由筋骨和皮肉等所组成的地大也将腐化而磨灭。由于四大的消散,人的精神作用失去了依持,也就随之而消失。
从中我们将可发现,人的身体是由种种元素所组合成的,一旦少了其中一个条件,人也不再成其为‘人’了—你可以想像一个没有地大:筋骨、皮肉的‘人’吗?或者一个完全没有温度的‘人’?一个少了某部分‘地大’的人,我们称其为有所残缺的人;一个体温过高或过低的人,必定是个有病的人。至于完全失去其中一个元素的人,则必是一个死人了。
因此,我们也就可以这么说:身体的无常现象是出于各种条件(元素)的增减、组合或消散所造成的。
类似的情况是否也同样发生在我们的精神作用上呢?我们的情绪、记忆和意志是否一成不变?或者,也是无常而不会永久保持不变的呢?
◆喜怒哀乐
人的情绪是起伏而多变的。当所处的环境或所接触的人符合己意时,我们的心情也就显得十分愉悦、畅快。一旦遇到的人、事,都和自己的心意背道而驰时,我们就会觉得愤怒、不满或者难过、失望。
究竟我们的喜怒哀乐是如何产生的,情绪起伏不定的无常现象又是什么因素所造成的呢?
所谓情绪,就是身体感官和外界的事物接触到而激发起的种种感觉;也就是感受。我们通过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和大脑来和外界产生联系,接受种种事物的刺激,从而引发好的感受、不好的感受和无好无不好的感受。
当眼睛接触到色彩或光线时便产生视觉;耳朵和声音接触时产生的是听觉;鼻子接触种种气息则产生嗅觉;舌头接触味道产生味觉;身体(皮肤)接触外界而产生触觉;大脑(心)通过感官接受外界的种种刺激而产生思想、记忆等心理作用。
感官和外界的接触并非一成不变的。随著方向、对象和环境的不同,我们所接受的刺激也有所不同,产生的感觉也就随之而转变了。这种变易的现象,就是无常。所以说,人的感受和情绪也是无常的。
当眼睛接触到令我们感到‘舒服’或愉快的色彩或光线时,我们会说:这是美丽的、漂亮的;当某些色彩或光线让我们产生‘不好’的感觉时,我们则会说:这是难看而丑陋的。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耳朵、鼻子、舌头和身体与外界的接触上。感官不停地给我们的‘心’输送不同的资料,因而产生喜欢、讨厌和无所谓等不同的情绪。我们喜欢美好的感受、厌恶甚至憎恨不好的感受;对于不好不坏的感受,则迷迷糊糊,不知道是该吸引或该排斥。当美好的感受消失时,一种新的感受又产生了—我们会觉得若有所失。这种‘若有所失’的感受使我们产生了悲伤的情绪。原先的美好感受被‘失去’这种不好的感受所替代;而当我们失而复得或者又接触到一个新的、美好的事物时,同样的程序将循环一次...这就是喜怒哀乐的真相。
如果我们仔细观察的话,不难发现:这种‘感受的循环’一直不停地在我们身上发生著,只是我们没有注意到罢了!
当一个人的喜怒哀乐循环变换得太过频繁时,我们便说:这个人很‘情绪化’。
事实上,我们之中又有那一个人不是情绪化的呢?我们都被情绪所支配、控制,被它牵著鼻子走。只是有些人情绪的变化没有那么频繁,感觉上‘好像’是‘不情绪化’的。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笑话:某个年轻男子在路上看到了一个漂亮的少女,于是他的眼光被吸引过去了。他的视线就这样不由自主地逗留在少女的身上,不舍得移开。以致到最后,整个人掉进路旁的水沟里。
这似乎只是一个无聊的笑话,但真实的情形却是:这个笑话几乎每天都发生在你我的身上。当我们接触到美好的事物而产生愉悦的感受时,我们总会对这美好的感受不停地‘追逐’下去,渴望它能够一直延续下去。以致最后掉入了烦恼的沟渠里。
◆从‘以前’到‘未来’
佛陀曾经以一只猴子来形容人心的善变。我们的心意就像一只在树林里跳来跳去的猴子一样,一下子抓住这棵树枝,一眨眼又抓住另一根树枝跳到别棵树上去了。我们的念头不就是这样子吗?这会儿想著:嗯,今天早餐面包所涂的果酱还蛮好吃的;一会儿却又想著:明天要和朋友一块儿去看戏,该穿那套衣服才好?再过一阵子,我们可能又坐在那儿发著「如果我有一百万...’的白日梦了。
人们总是生活在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幻想中;一方面思念著已经成为往事的种种过去,一方面却又担忧那些还没有发生的事情。
我们总是说:‘唉,如果当时...’或者‘早知道的话,我就...’再不然就是‘万一...怎么办?’年纪大的人喜欢‘想当年’,年轻的人却忧虑将来。一颗心就这样在过去和未来之间来回徘徊,以致蹉跎了光阴却从来没有珍惜过任何一个可以被创造‘可能’的现在!
其实,时间就像一道河流,如果你不能配合流动的水势,掌握每一个‘动点’的话,那么你就很快会被时间的洪流所淹没了。
从‘以前’到‘现在’,从‘现在’到‘未来’—时间是一串连续不断的流动:‘现在’曾经是‘以前’的‘未来’;而‘未来’也终将成为‘现在’,随著再成为‘过去’。我们将时间划分为三个时式:过去、现在、未来。如果以年分作单位的话,就是去年、今年、明年;以月为单位的话,那就是上个月、这个月和下个月;以秒作单位...如果我们不断把时间的单位缩小的话,我们将会发现,时间其实是从来都不会固定在某一个点上的;它只是在不断地流过去、流过去...
事实上,时间的定义只是:生灭、生灭、生灭、生灭...的连续循环。不是吗?如果说一个人有七十岁的寿命,也就是说他拥有七十年的时间。在这里,时间只是一个单位,用来测量生与死之间的差距。我们以日出(生;出现)和日落(灭;消失)的生灭过程来名为一个白天。这也就再一次说明了时间,只是一个假设,用来标志一个从开始到结束的过程,对无常现象作一番测量。
所以,‘过去’这个时式所标志的都是一些已经‘灭’了、消失了的事物;而‘末来’却是尚未‘生’的、出现的事物。不管是已经消失的或是尚未发生的事物,都同样是无从捉摸的。那么,单凭想像去臆测那又有什么意思呢?眷恋从前并不能令往事重现,欣求未来也不见得就能得偿所愿。唯有当前一刻才是触手可及的。
你是不是真的能够看清过去、现在、未来的急速交替呢?你是否懂得在‘此刻’一旦成为‘过去’时,不拖泥带水地将‘它’放下呢?
一个只愿缅怀往事或者对未来作种种妄想的痴人就好比一个脚步向前,却频频回顾背后,或者眼睛望到了天边,却看不清面前的路面的人。这样的一个痴人早晚会踩错果皮,跌得个焦头烂额;又或者一脚踩进面前的深坑!
◆思考、决定;判断、经验
每个人都有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当我们遇到某件事物时,首先,我们将通过种种感官去感知它;在感官与外界的接触中,将产生好的感觉、不好的感觉或无好无不好的感觉。之后,我们会进行思考,然后做出决定。比方说,我的手碰到了一盆热水,产生了‘热’的感觉;这时,我便会想:‘好热啊!我不喜欢热,我要避开它。’于是,便有了决定;这个决定的意念就是我们的意志。接著,我就会根据对事物的认识来作出适当的判断:‘这热是从水传来的(认识),那么,让我把手抽离水中吧!(判断)’而这种判断将在我们的心中留下痕迹,成为一种经验。
不管是思考、意志、判断或经验也都是无常的。我并不是每次一碰到热水就会把手抽开的。如果是在一个刮大风、下大雨的冷天,说不定我就会这样想:‘好热啊!但是这让我觉得很温和,我喜欢热,我要把两只手一齐放进去。’这样一来,我就会作出不同的判断而得到不同的经验了。
所以说,思考、意志、判断和经验等心理作用,和我们的身体或感受一样,是会随著外在的条件和环境以及个人各别不同的情况而改变的。
可叹的是,许多人往往忽略了这一点。一旦某件事情在他的经验中反复出现多次之后,他便会开始觉得,甚至认定这个‘经验’是固定的、不会改变的。他会说:‘一定是这样。’或者:‘一定要这样。’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固执、死板的人。
由于他对无常的真相没有清楚、明确的认识,而导致他思想上的‘死角’(或‘盲点’),因为他不知道这世间的一切都是无常—没有固定不变的,而依赖记忆中的惯性思维来面对相似却不同的事物,致使他无法理智地观察所面对的事物,活用经验,调整作法。
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清楚看到:观察无常以认识无常的重要性。对于无常现象的认识将帮助我们更认识自己,也更认识这个世间:从而学会如何面对和处理生活中种种问题的方法。
第二章 无常的性质
⊙‘......如无常,如是动摇、旋转、......飘疾、朽败、危顿、不恒、不安、变易、......如沫、如泡、......损减、衰耗......’
—杂阿含经
就如前面所引用的那段经文所说的:无常的性质是动摇、不安的。所以,我们也说:无常是变易的法则;是一根木头从完好到朽败的过程;是情绪起伏不定、变化难测的形容;是从多到少、从强到弱;也是生灭的表现。
无常,是不安稳、不固定的。那么,是什么使得它如此飘疾呢?
◆因缘和合
在第一章里,我们对无常的现象作了一番观察,发现:身体的无常是由于四大元素,即:地(固体)、水(液体)、火(温度)、风(气体)的聚合或消散;感受的无常则由于所接触的对象有所不同......
总而言之,不外是由于主观或客观条件的和合或分散所引起的。
别译杂阿含经中说:‘一切众生皆是有为,从诸因缘和合而有,......若假因缘和合者,即是无常......’
什么是因缘和合呢?
‘因’是直接条件或主观因素。
‘缘’是间接条件或客观因素。
‘和合’就是适当的、很好的配合在一起。
‘因缘和合’也就是直接条件和间接条件很好的配合在一起的意思。
比如说:我们的身体是因缘和合的,那就是说:我们的身体是由四大元素适当地配合在一起所组成的。
我们的感受也是因缘和合的。视觉是眼睛和色彩、光线的因缘和合:眼睛是因(直接条件),色彩和光线是缘(间接条件);听觉是因缘和合的;耳朵是因(主观因素),声音是缘(客观因缘);嗅觉也是因缘和合的,鼻子是因(能嗅),气息(香、臭)是缘(被嗅);味觉是因缘和合的,舌头是因(感官),味道是缘(被感知的对象);身体(皮肤)是因(主角),种种物体是缘(环境),所以触觉是因缘和合的。
因,是必须具备的、主导性的直接条件。
缘,则是辅助的、配合性的间接条件。
因是主,缘是宾。
因是主角,缘是配角;这是一出戏中众演员的关系。一出戏没有主角则绝不可能上演,因此是必须具备的条件(因)。整体而言,则演员是因,道具是缘;道具是用来配合演员的表演、衬托剧情用的,属于辅助的间接条件(缘)。
以一棵树为例,则种子是因,其余的泥土、水分、阳光等都是缘。当因、缘具足时,于是长成一棵树。
这就是因缘和合的道理。
世间的一切物质、感受、感想、意志、判断、经验、认识都是因缘和合而生的,这是永久不变的定律。小至微生物,如细菌,大至整个世界,都必须彼此相依、互为因缘才能够存在的。没有一个人是可以不依靠别人或其他事物的助缘而能够单独存在的。即使他躲到山林里去,他也必须从树上采摘野果、野菜来作为食物。这些植物都有赖于阳光、水分、泥土的滋润才能茁壮成长的。所以,即使一个人独自躲在山林里,也还是需要间接地依赖大自然的种种事物。
就像这样子,世间的万物互为因缘,彼此相依相存而得以生存、增长;然而因缘既有和合,便也当有分散。因缘和合而生,因缘分散则灭。生灭的变换,就是无常。
事实上这种变换无时无刻不在发生著,只是我们不曾细心留意罢了!
⊙刹那生灭
人并不是到了某一个特定的阶段便突然间变成白发苍苍、面有皱纹的。身体的新陈代谢无时无刻不在进行著,只不过它显得很细微、很渺小,使得我们无法轻易察觉。直到这种新陈代谢完成了很大的部分时,我们才如梦初醒。这时候,才听见有人感叹说:‘啊!人老了!’
植物的枯萎凋落也是一样的。首先,可能是一片叶子开始枯黄、掉落;然后是第二片、第三片......树枝也由顶梢开始,逐渐地一寸一寸往根部干枯、萎缩,一直到整棵树枯死为止。
由于这种无常的变化十分微小,我们便往往因此而误以为它并不曾发生。以为人是不会死的,虽然,我们的理智和常识会告诉我们这是绝不可能的。我们的内心却一再存著侥幸或佯做不知不觉地一直拖延、逃避下去。
就像我们总是以为金钱、财富、名誉、地位是可以被永久拥有的那样。我们并不曾注意到:这些财富也是因缘和合的,是无常的。就以财物为例子吧!大火能烧、大水能淹、强盗能夺、赌博会输、耗费会尽。我们拥有这些财物只是因为需要运用它,而不是为了可以永久拥抱它。我们必须清楚地认知这一切都是刹那生灭的,总有一天,在某种因缘分散的情况下,将会磨灭、消失。我们必须有一种‘万物为我所用’的态度,所有的物质都是一种工具、一种媒介以完成某件事务,切莫被它们所役使、所奴役。
我们的身体也一样。在无常和因缘的法则下,一切的疾病、败坏和死亡都是自然而正常的。我们无须为此而不安和生起恐惧、害怕。生而有死,那只是一种自然的演变;又有什么是值得害怕的呢?
◆一开始便走向结束
我们常常以一种惯性的思维来形容一个人或一件事物。比如我们说:这是一个年轻人—在说这句话时,我们忽略了其实这个人身体内的新陈代谢正在一步一步地使他走向衰老、使它不再‘年轻’。然而,我们并不考虑这些。我们只盯著眼前这一刻的现象看,然后以一种‘惯性的’、‘想当然尔’来认识他、形容他。
如果我们时时刻刻都透过缘起和无常的法则来观察一切事物的话,那么,一个年轻人,其实是一个正在步步接近年老的人;一棵茂绿的树,则是将来的枯枝,甚至烂泥;一个初生婴儿,其实是等待死亡的开始。
这并不是一种悲观的态度。我们这样说法,只是因为这是一个事实。我们必须清楚而透彻地认识它,那么,我们才可能采取正确的步骤。
就一般的情况来说,清楚知道死亡的终将来临后,我们将会更加倍的珍惜有限的生命,赶紧在生命结束前,履行一切的义务和职守。知道一棵茂绿的树有朝一日会变成枯枝,将警醒我们:应该更细心地照顾它,仔细为它浇水、施肥,施以适当的助缘使它得以继续茂盛生长。
有人以‘一开始便走向结束’这句话来形容生灭的情况。这个形容倒是十分恰当、贴切的。不是吗?当电影一开始放映时,放映机里的底片便一寸寸地被播放在萤幕上,同时,尚未放映的底片也随著一寸寸减短,以致越来越接近剧终的画面。
在佛学的术语中有四个名词是用来形容这种从开始走向结束(生灭)的过程的。
当我们要说明一个人的生命从开始到结束的过程时,我们便说其中包括了四个部分,那就是:生(出世)、老(成长及衰老)、病(身体逐渐败坏,也就是得了病或身体机能衰退)、死(四大分离了,精神和物质的因缘和合也不再相互依存。)
形容一个念头的起伏时,我们用:生(念头生起,在脑海中出现)、住(念头在脑海中逗留、持续)、异(念头转换了)、灭(原先的念头消失;新的念头可能取而代之。)
形容一个世界的生灭,则用:成(种种因缘和合,形成一颗行星)、住(因缘和合的情况被保持,其中也有一些变化,但不致影响全体)、坏(巨大的变化开始发生,因缘明显地分解、败坏。)、空(星体毁灭了。)
说起来,即使是这篇文章本身也有他的变化,那就是:起(文章起首)、承(内容)、转(高潮,重点或转折)、结(文章写完或是被读完了)。
第三章 无常是苦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色无常,无常即苦,......如是受、想、行、识无常,无常即苦,......’
—杂阿含经
人生充满著种种的遗憾和痛苦,在佛经中将它们归纳成为八种典型,名为‘八苦’。这‘八种痛苦’就是:1、生苦2、老苦3、病苦4、死苦5、爱别离苦6、怨憎会苦7、所求不得苦8、五阴炽盛苦。
中国古代有位诗人曾经感叹说:‘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
苦,便正是来自于‘不如己意’,也就是‘无法令自己感到满意’,和自己所要求的、所渴望的有所差距,所以觉得不满意,觉得遗憾,觉得很无奈。基本上,一切痛苦的产生不外如此。
杂阿含经上说:‘色无常,无常即苦......’所谓的‘色’,指的就是我们的身体。这句经文译成白话就是:‘身体的表现是无常的(不能永久保持不变的),因为无常变迁,所以带来痛苦......’
八苦中的生、老、病、死苦,便是来自于‘身体’是无常的这个原因,以及受、想、行、识等‘精神作用’是无常的原因。简单地说,那就是:生命(精神作用与身体的因缘和合产生生命)的无常现象产生种种痛苦。
身体的衰老、败坏和得病影响心理的情绪和感受,使得身体上的痛苦蔓延到心理上。
以老而言,当一个曾经年轻、漂亮的少女发现自己有一天竟然变成了一个鸡皮鹤发的老太婆时,她的内心生起惶恐、不安等种种抗拒的情绪,使得内心充满痛苦。然而,事实终归是事实,不管她再怎么不愿意接受‘我已经老了’的这个事实,一切终归无法改变。也许她并不甘心就此罢休,而尝试以化妆、整容来企图掩盖这事实。当这种努力再次失败时,双倍的痛苦将降临在她的身上。绝望的感觉再次严重地侵袭著她。
病苦,那是我们每个人都有过的体验。生病时,由于四大的不调而往往导致体温的增高或者身体其他方面的不适。如果我们无法静下心来,好好地躺在病床上休养的话,我们所承受的将不仅是身体上的痛苦。内心的焦虑、急燥也必定会啃蚀我们的心。万一久病不起的话,那更糟了。死亡的阴影笼罩著我们:恐惧、疑虑、不安,总之就是苦不堪言。
死,有人把它叫做‘大限’,也就是‘最后的期限’的意思。死,意谓著生命的终点。所有美好的感受(来自于感官的刺激)、喜爱不舍的事物(我们所渴求永久拥有的:我们的欲望)和我们所依赖的这个身体和精神作用都将灭去。我们对种种欲望的贪求被中止,于是,苦随之而生起。‘我再也不能拥有我所喜爱的一切了。’面对死亡时,我们的内心如此呐喊、挣扎。
而生,正是一切痛苦的开始,所以列居首位。同时,这里必须特别强调的一个重点就是:老、病、死等苦的形成原因正是‘贪生’和‘求生’—对生命无限延续的渴望。
为什么人会贪生怕死呢?究竟生有何欢,能令我们如此留恋;而死亡的背后又存在著一些什么可怕的事情呢?
◆生何欢。死何惧
心理学家约翰·C·马格思和理查德·L·马格思在‘死亡和死的心理学’一书中,综合了死亡恐惧的心理基础,得出结论说,人之所以恐惧死亡的心理原因有下列七种:
1、死亡将人的一生做了一个总结,无论日子多好,死亡是一个终结。
2、无法在死后继续照顾子女家人。
3、死亡可能给亲友带来打击。
4、死亡使得自己许多想做的事情半途而废。
5、惧怕死亡时的痛苦与凄惨。
6、死后遗体会变得怎么样?会发臭?会枯萎?不可想像。
7、死后世界到底怎样,没人知道,虽然有人说是极乐世界,但是到底死后会到天堂还是地狱?总是困扰著人们。
简而言之,这种种的担心害怕、忧愁苦恼其实都根源于对‘我’的执著。人们错认有一个固定不变的‘我’在串连过去、现在和未来。因此,担心‘我’死后会怎么样?会到那里去?有时,我们把身体当作是‘我’,担心死后被埋在土里会不会腐烂、发臭。有时我们又认为在我们的身体之中有著另外一个‘不死’的‘我’,不断地在投胎转世或者依附在不同的躯体上,也就是一般人所相信的灵魂。有时我们认为身体是‘我的’,财物是‘我的’,亲友是‘我的’,而担心‘我’死了之后,‘我的’一切会怎么样?
这种情况在生活中比比皆是。当一个人因为对自己的身体感到愤怒和颓丧而捶胸顿足来出气时,他以为他在敲打著那个讨厌的‘自己’。实际上他所捶打的只是身体—这四大元素的组合物的一部分而已。那里有一个叫著「我’的主体藏在其中呢?
另外,有更多的人—几乎可说是自古以来的每一个,都错误的执著感觉为一个‘我’。每一个人都喜欢各种感官刺激所带来的喜悦感,沉迷于器官上的享受而贪著于财、色、名、食、睡等欲望的快乐。误以为这种种的事物和它们所带来的美好感觉是真实而不会改变的。人们为了得到和保留这种种美好的感觉而追逐、争斗,得到就狂乱地占有著、消耗著,耗尽之后又再重新追逐、争夺......一旦这个‘我’的行动被宣布中止,也就是必须面对死亡的时候,人们便对于这种一向被依赖著的、妄执著的官能剌激将会失去的事实感到恐惧。
但是事实上这一切都只是因缘的和合与分散;是生灭的不断相续,如此而已。这一连串的生灭、生灭之中又如何可以找到一个固定不变的主体来称其为‘我’呢?
⊙苦的原因
接下来,让我们再来回头看看八苦中的‘爱别离苦’、‘怨憎会苦’和‘求不得苦’。而事实上,这三种苦的型态,在某个角度上也正好说明了一切痛苦的原因。那就是:得不到自己所要求的事物,或者说:我们的欲求无法得到满足。
乐的反面就是苦。
和所喜爱的人、事相聚是快乐的;因此和所爱的分离(不能相聚)就是痛苦。
和所厌恶的人、事或感受产生联系是痛苦的;反之,则是快乐的。
因此,总结一句:苦的原因就是‘所求不得’。如此一来,我们几乎可以说:整个人生都是痛苦的大集合。为什么呢?
我们喜欢‘生’,但有生必灭;失去生命是苦。
我们喜欢种种美好的感受,但是所有的感受都是无常的,不会永久持续著的;当美好的感受消失时,也正是痛苦生起的时候。
我们贪爱年轻的美貌,但是人总会老,一旦年华不再,便只有慨然长叹,又那能不苦呢?
我们讨厌死、讨厌不好的感受、讨厌衰老—我们总是企求著不必面对这一切负面的情形,但在因缘和无常的法则下,所有的‘转变’都是必然的。如果要说这世间有著唯一不变的事情的话,那恐怕就是变化本身了!
痛苦时,我们企求它赶快消失、过去;快乐时,我们盼求它能永远保留、持续。其实,痛苦和快乐一样:总会过去—痛苦从来不曾停顿在那里,它和快乐一样都是在不停的生灭、生灭......动摇而不安地流动著呢!
其实在‘痛苦’时,我们也并不是‘一直’都在承受痛苦的。譬如说:当一个人面对老苦时,也许他大部分的时候,都在恐惧著即将来临的死亡和抗拒著年华的逝去;但是当他在吃著美味的食物时,还是会觉得‘很好吃’,看电
影时也还是会为剧中一些滑稽的情节而开怀大笑。真正的‘苦’只在我们接触到那个令我们产生苦的、不好的感受的事物时才会出现。
如果一个老人不停地去照镜子,不停地去看到(接触)老的情形,而又不断在心里生起抗拒的情绪,或者,他不停地在脑海里思考著这个问题、想像著他是如何地厌恶衰老,那么他也就在思想里不停地和这令他苦恼的事物一再接触—这使得苦生、苦灭,苦生、苦灭的循环过程频繁地出现。痛苦,于是就像一层一层的波浪那样:刚退下去又涌上来,重重叠叠、反反覆覆。这个人也就这样长期地陷在痛苦的波浪中。
⊙无常是自然法则
如果我们不去认为这个四大和合的身体,以及种种情绪等精神作用的‘组合体’,是常而保持不变的话,我们也就不会再以身体来执著为‘我’,以感觉来执著为‘我’,以思想、意志、认识作用及它所引发的判断和经验来当作是‘我’或‘我的’,那么所有的无常现象也只不过是因缘聚或因缘灭的自然法则而已。
快乐是一种感受和念头的生灭现象,是因缘和合的产物;痛苦也一样只是一种感受和念头的出现和消失,是直接条件和间接条件在某种特定形式下的配合所生。它们的性质完全一样,那里有什么太大的差别呢?
在自然界的法则下,植物和动物一样都面对有生必有死的无常现象;可以说,这世间并没有得以免于无常变化的事物。
然而我们可曾听见一棵大树或一根小草在枯死时哀嚎啼哭,眷恋绵延、百般不舍?暗黄的枯叶洒脱地随轻风无声飘落;干枯的树枝静静地在风雨、虫蛀的侵蚀下粉化为泥。
人呢?为什么人在面对生死无常时却这般拖泥带水、苦不堪言?是的,只因草木无心,人却有情。
所谓有情,即是爱与不爱,喜欢或讨厌,以及在爱与不爱之间的一种迷乱、矛盾的状态。因为爱上了某个人,我们便会对他(她)展开追求;在追求的过程中患得患失,得到了便觉得喜悦、愉快,失去时则悲伤、不舍。终于,所爱的人被留在身边,两个人便会这样形容他们之间的关系;‘我们的感情稳定,彼此已经有了足够的了解......’其实,稳定了吗?可以被完全了解吗?我们已经知道,无常的性质是动摇不安的、不稳定、不坚固的;因缘的聚合、离散也是不断地发生著的,四大时时新陈代谢,思想刹那生灭!整个世间,包括你我,包括每一个相爱的人,每一种你所珍爱的事物都如你本身一样,在无常的洪流中从来不曾止息地流动著,如何稳定、如何了解?
同样的,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我们对某种感受或某种器物生起‘喜欢’时。一旦喜欢一辆车子的话,我们便会设法去得到它。我们可能先去打听它的价钱,再来就设法赚钱、存钱,找寻合意的车子和商店,最后把它买下来、驾著回家。你,终于‘拥有’一辆车子了!问题是:你自己和这辆车子的身上都正在一连串相续的无常生灭之中—你正逐分逐秒、逐年逐日的靠近死亡,而车子也将随著它被使用的次数和磨化的程度逐渐败坏。也许是车子先损坏了,也可能是你先死了。那么,究竟又有谁曾拥有谁?
前面已经提过,所谓‘时间’,只是一个假设。所谓的‘永远’,指的只是一长串的生灭过程;所谓‘一下子’,那就是一小串的生灭过程。比方说,以一个小时的开始为‘生’、结束为‘灭’的话,则一天为二十四个生灭。如果说,一个人在一天中有一万个念头的话;一天,也就等于是一万个念头生灭的过程。余此类推,整个世间的存在实相,也就不难被洞悉、了然!
人嘛!却总是:爱生恶死、喜美嫌丑、贪新弃旧、求好恶陋;总是对种种事物分别、拣择,一会儿喜欢、一会儿讨厌;喜欢的就拼命追,讨厌的则拚命嫌,却不知道连这个喜欢和讨厌本身也是无常的!
◆没有永恒不变
当我们喜欢一件事物时,并不是每一分钟都在‘喜欢’它的。只有在接触到有关事物时,喜欢的感觉才会浮现。
譬如说一个人‘喜欢’吃糖。只有在他吃到糖、看到糖、嗅到糖、摸到糖、感觉到有糖、听到别人在说‘糖’或想到糖时,喜欢的感觉才会生起。如果把他的感觉、思想、记忆和一切的感官作用都抽离了的话,他还可以用什么去‘喜欢’糖?
我们的感受、情绪、思想、反应、判断、意志、认识、经验等等心理作用就好比一双手。一双去抓住那些给我们好的感受的、乐的感受的事物的手—我们紧紧地抓住这些美好感受所留下的印象,一再地渴望、企求它的重复出现。一旦这种渴求得到了满足,我们所喜爱的事物再度给我们的感官带来愉快、喜悦的刺激时,我们便告诉自己:这是快乐。
然后,随著这种感官所体会到的愉快、喜悦的刺激消逝时,我们又告诉自己:这是痛苦。
如果我们不去紧紧抓住一切,如果我们不把那些感受视作是属于我们的,如果我们清楚认识:人,只是物质和精神的组合,并没有一个永恒不变的主体(我),这一切都只是正常的、平常的,大自然的法则;这一切都只是缘聚、缘灭的自然演变,本来如此、自然如此!
第二篇 面对无常
第四章 如何在无常中生活得更好?
⊙想到生的乐趣,生固然可以留恋;但想到生的苦趣,无常也不一定是恶客。无论贵贱,无论贫富,其时都是‘一双空手见阎王’......
—鲁迅(朝花夕拾。无常)
在本书的前面,我们曾经谈到关于‘无常是一种简单的日常知识’这件事。在第一篇:‘认识无常’中,我们则讨论、分析,并且真实地对世间的种种事物作了一番观察,也得到了几个简单的结论,那就是:世间的一切事物,包括物质的,或是精神的,都是不会永久保持不变的。由于一切都是由直接条件和间接条件的配台,也就是‘因缘和合’的情况之下所产生的,所以一旦其中的条件或元素有所离散或分解,变化于是发生。我们把这种动摇的、不稳固、不安定及会败坏的现象叫做‘无常’。
认识无常,掌握了这种‘简单的日常知识’之后,对于我们有些什么帮助呢?
有句话说:‘知道了一件事,而不去做,那就是还没有真正知道。’同样的,认识无常、知道无常之后,却不能利用这种知识来给予我们本身一些助益的话,那么,这种认识将是没有意义的。在本章中,我们将会对‘如何在无常中生活得更好’这个问题进行讨论。
首先,让我先提出一个问题,请你仔细的想一想:知道了无常的现象之后,是不是会使得一个人变成悲观、消极的呢?
◆无常非悲观
懂得去追究世间的实相,去分析事物的生灭,而洞察缘起的道理和无常的现象的人,是一个积极而真正懂得生命的人。为什么呢?因为惟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唯有在了解自己所处的形势、状况之后,才能妥当地处理、面对一切事物。这不是要比那些浑浑沌沌,盲目被欲望和感官刺激所奴役的人强过千百倍吗?
如果不懂得你所拥有的一切将会失去,你又怎会懂得珍惜;如果不是懂得人生能够相聚的时间不长,又哪会惜取机缘、彼此关心呢?如果不懂得生命苦短的话,人们不免虚耗生命、不求上进。如果懂得酒醉终归会醒,也就不会再有借酒浇愁的痴人了。
但是,这种知道和懂得,必须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如实知见。不是单凭听见他人说说,或者背几句‘人生无常’的句子便算数了。所谓如实知见,就是所知道的要像‘看见’真实的情况那样。必须做到心细如发、明察秋毫才是。
本书上所记载的知识或者别人口中所说的道理始终是他人的知见,并不是我们本身所具有的知见;充其量,本书或别人所能给予的只是指示或说明。这些指示或说明使得我们比较容易发现无常的实相。可以这么说:真实的知见来自于真实的观察。
要了解身体的无常,便必须从对身体的直接观察下手;要了解心的无常,就必须时刻观察内心的动念;要了解世间的无常,便必须时时注意、观察周遭的环境和事物。
这种种的观察和了解不正是在对生命作一番积极的探知吗?却又何来悲观?
认识无常,那是为了更了解生命的真相;而洞悉生命的实相,则是为了使自己活得更好!
◆无常并非绝望
无常的现象,使得所有快乐转眼消逝;同时,无常的现象,不也公平地让再大的痛苦也终归消散吗?
切莫愚痴地期盼一切恒常不变。若果真的一切都是永久的话,那么,痛苦又怎么可能被消除,而让安然、自在所替代?我们岂不是注定了非得要一辈子在痛苦中挣扎、纠缠?
如果不是无常,我们又怎会由蒙眛无知而变为清醒、知觉。过去我们并不知道世间的一切都是因缘和合的,现在我们知道了;过去我们在痛苦难过时,总会以为这种折磨是永远漫无止尽的,现在认识了无常,知道痛苦终于会成为过去,因此而对痛苦的现实多了一分安慰与宽心—这种种转变,也是无常的表现啊!
无常,所以一切变得可能。如果不是无常的话,也就没有所谓的人生。一切将是停顿的,就像电影中被定格的画面一样:没有动作、没有声音......甚至连这个被定格的画面也没有。
有人认为,对无常的认识不禁会令人感到绝望。既然一切终归坏灭,那么,努力还有什么意义呢?这种想法未免太过消极了。我们先来打个比方:我们都知道自己有一天会死,但是当你在水里遇溺时,难道就不设法求生了吗?你当然不会那么愚蠢—在这个生命发生剧烈的转变而导致死亡之前,这个生命暂时还是属于你的,就像一辆还没有成为废铁的汽车一样,是可以被你物尽其用的。
在不住流动的溪流中,我们移动我们的肢体,划动著在水流中泅泳;在生命的洪流中,不也一样吗?
在生命来到尽头以前努力著,使自己活得更好、更愉快,不也很好吗?
◆无常带来希望
前面曾经说过:无常,所以一切变得可能。这个‘可能’,也就意味著创造和希望。
在无常的法则下,我们拥有了为未来的日子创造幸福的可能。千万不要以为这种幸福是永恒不变的—这将为你带来痛苦,并且破坏你的幸福。最大的幸福就是能够时时保持内心的安然、平静。不要被外在的种种扰乱你内在的安乐、宁静。如果你的身上已经中了一支毒箭,为什么要让你的心也被射中另一支毒箭呢?让身体的痛苦只是属于身体的因缘和合,切莫因此而使自己变得慌乱而手足无措;冷静、理智地处理你的身体所面对的问题:如果伤口正在流血,那么,就替它止血吧!如果伤口有毒液的话,就进行消毒吧!为什么要因此慌乱而怨恨愤怒,使你的心理也加重负担呢?何必让身体上的伤口来划伤你的心?
如果你是一个母亲,那么,好好地爱你的孩子吧!如果你正在读书,那么,好好地准备你的功课和考试吧!这是你的责任和职守;只要你不以‘你是一个母觊’的身分要求什么,你就不会因为这个身分而苦。只要你不为考试的成绩而患得患失,那么,作为一个学生其实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如果你已经履行了作为一个母亲的责任,已经完成了对你的孩子所应有的教育与照顾,那么,你还忧心些什么?如果作为一个学生的你,已经尽力、用心地求学,那么你已经为你的考试成绩创造了一个好的因缘。好的条件当然会产生好的结果;那你还担心些什么呢?
其实,人生的幸福并不是那么遥不可及的,是不是?一切只在于平常、自然!
◆无常使痛苦的人生起勇气
如果你现在正受到严重的困扰,被难过的情绪所层层捆缚,那么,你最想听到的一句话应该是:‘这一切很快就会过去!’这句话将带给你的欢喜、雀跃何止万分!
而如果你确实知道,并且肯定:‘这种痛苦是不会永久的!’这不是可以使得颓丧、悲伤莫名的你激起无限的勇气吗?
无常使乐转苦;同时也使苦转乐;无常的转变是自然演变的一种现象。使我们痛苦的并不是无常,而是对常、对永恒、对不变的执著。只要我们真正洞悉无常,我们便可以坦然面对无常;如果可以坦然面对无常,又何来绝望?何来所求不得?
正因为我们贪恋著感觉所带来的快乐,而对这种感觉的转变生起痛苦、抗拒。如果不贪恋快乐的感觉,那么,所谓不好的感觉也只是一种自然生灭,又何来苦恼?
因此,当我们觉得痛苦时,冷静地观察它、分析它、看透它—是的,它终究会成为过去。事实上,它只是某个事物的生灭,某个念头或感觉的生灭。
不要向痛苦低头,因为它并不能永远困扰你;不要被痛苦迷惑,因为它也只是因缘和合的,一旦因缘分解,它便会转变以致消失得无影无踪。
◆认识无常是为了活得更好
认识无常是为了活得更好;认识无常也是为了灭除烦恼、痛苦;所以,佛法才说‘无常’。
佛法是灭苦之道,也就是熄灭苦恼的方法。佛陀为了熄灭人生的种种苦恼而出家修行,他所追求的,就是对世间实相的洞察,对苦恼根源的发现。佛陀像是一个专科医生那样,为人生的苦恼找出了根源,然后将这个‘毒瘤’一刀切除,使得毒性不再蔓延,使我们的身体恢复
健康
。所以,佛法也是清净之法。
由于无常的变迁为我们带来了种种烦恼、痛苦,所以对它有所认识是必要的。当我们认清无常的真相之后,也就找出了苦恼的根源:对‘常’的执著。如此一来,病源已明,病也就易于痊愈了。所以,我们才会说:认识无常是为了活得更好。
甚至我们还可以用一种比较轻松的态度看待无常,那就是:无常的变化使得人生充满乐趣,时时为我们带来惊奇!
无常,使我们的生活不致于枯燥乏味。使得我们对一本小说有著追读下去的兴趣的,不也正是这种‘未知的结局’吗?那么,有时也把人生当作一本还没有看完的小说,并以此来保持一份对生命的热诚和继续努力下去的欢喜吧!虽然明知小说必有结局、终章,但是一个怎样的结局呢?究竟是悲剧收场或是大团圆的喜剧性落幕?这些都是使得我们充满兴味地去阅读一本小说的推动力。同样的,虽然明知会有死去的一天,但那是一个怎么样的结束,不也是很令人感兴趣的吗?更妙的是,在这本叫做‘人生’的‘活书’里,主角是我们自己、作者也是自己!在经历了几番悲喜、层层苦难之后,我们是否也可以像那些证果的圣人们那样,了无挂碍地说一句:‘我的生死烦恼已经结束了,清净的行为都已经建立,应该履行的义务职守都己被履行,自己知道不会再有任何烦恼束缚了。(‘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自知不受后有。’)那就得视乎我们是否努力精进了!
总的来说:使我们生起痛苦、烦恼的,并非‘无常’本身,而是我们对‘无常’的拒绝接受和对常的执著、不舍。可以说,苦恼是由于对无常的无知所引起的。因此,只要真实认识无常、坦然面对无常,并且,努力地把握眼前的每一个‘此刻’,把心安住在每一个‘现在’—不去眷恋、追悔过往,也不欣求、担忧未来;那么,你一定可以活得比从前更好!
(注意:是确定的‘现在’,而不是那个存在于你的观念中但事实是早已成为‘过去’的‘现在’。因为,当你的观念捕捉到这个‘现在’时,它早已成为‘过去’了!)
第五章 如何在无常中相爱?
⊙世乱为何起,起自不相爱。
—墨子
有人这样来告诉我:‘我想一个开悟证果的人,他的状态,就好像是植物人那样。’这是一个多么可怕的想法!一个认识无常、修行佛法的人,竟然会变成这样?和那一具‘会走动的尸体’—所谓的‘行尸走肉’还有什么差别?
我真无法想像为什么会有人把证果的圣人想像成这样一个绝情绝义、灰身泯智,连哭笑都不会的模样!这太恐怖了!
爱、仁慈、关怀、同情、同甘共苦和建立良好关系,是人类行为中的重要部分。在认识了无常之后,我们应该是更珍惜、更感恩于此刻幸而还有一具可以被用来关怀、同情别人的身体和一颗健全的心灵;认识了无常,将使我们有更广大的宽容,因为我们知道:所有别人加诸于我们身、心上的苦恼,终将成为过去。百年易过,只要放宽视线,也就不会再为了眼前的一点芝麻小事而纠缠不清了。怎么可能会变成一个‘活死人’呢?
有些人说:‘反正一切都是无常的,所以不要太关心你身边的人,不然的话,一旦你失去了他们时,你会很痛苦。修行人,还是“绝情”一点的好。’真的是应该这样吗?当亲人死去时,我们的伤悲究竟是来自于我们对他(们)的关心,或是对他(们)的‘占有’?我们不正是为了再也没‘有’看见他的权利、跟他说话的机会,等等......而悲伤吗?我们那‘我拥有他’的感觉受到了打击;我们的执著被动摇了;我们不肯放手却被迫放手—不正是这些原因而使我们陷入深深的自怜之中的吗?
感情,只是工具,或媒介。如食物、如语言、如阳光、水分。我们需要食物,所以饿了吃饭是自然的事情。我们以言语交谈、沟通,那也是自然的事情。何独感情例外?感情,只是人与人之间心灵交流的媒介,联系两个不同个体的工具,只要不贪爱它、执著它,又何来痛苦?贪爱佛法、执著佛法难道就不会令苦生起?当你所坚持的‘佛法的立场’和世间人的立场有所冲突和歧异时,又苦不苦?
诗人奥丹说:‘我们必须互爱,不然还不如死亡。’如果认识无常而使你再也没有勇气去关心别人,那么,还不如不要佛法。如果世上的人们都不再彼此关爱,那还不如即刻死去。要知道: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怀其实是一种责任和义务,不能因为人世无常便以此为借口来逃避或推卸责任。难道对身边的亲友漠不关心的人便可以免于无常变迁吗?
我们应该勇于面对无常,而不是软弱无能地被无常的洪流所冲击而束手无策。唯有面对无常、接受无常、承担无常,才可能使心安定下来。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在无常中彼此相爱、彼此关怀呢?
让我们先来看看: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是如何升起的—
◆情到深处人孤独
很久以前,有过这么一首歌,歌中有著这么一句:‘情到深处人孤独’。为什么当感情越来越深厚时,人却会感觉到‘孤独’呢?
那是因为我们往往在付出感情的同时,也加入了过多的‘自我对他人的要求’。
感情,本来只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关怀之下的一种自然‘产物’,也是人际之间的一种承担和负责,是不带有任何‘自我对他人的要求’的。然而,在付出感情的同时,我们往往预先‘假设’、‘想像’著对方可能有的回应和表现,并且期待,甚至要求这种种‘假设’随著个人意愿而成为事实。一旦意愿不能实现的话,愤慨、不满、失望、猜疑等种种情绪由是而生。在这种情况下,相爱变成了彼此相互要求、须索的手段,终致造成苦恼—所求不得。
当失望、猜疑的情绪生起后,我们便会开始觉得自己不被关心、重视,一股强烈的、对‘自我’的执持不放,使得这种‘感觉’一再加强,也就会自怨自艾、自怜自叹起来。到了这个地步,我们将会认为自己是受害者(事实上,这是一种错误),是应该被垂怜的、同情的‘弱者’,所谓‘孤独’于焉而生。
人际间的相互关爱虽然是易变而不安定的,但它却是生活中具体而生动的经验;它并非为了达成某种目的或要求的手段,没有任何其他的期待或须索—在我们付出感情时,不应该认为:‘我对你这么好,你也应该对我......’这将使被关爱的人产生压迫感,并且在忍无可忍时作出反弹或抗拒;于其时,付出感情的一方便会认为自己深深地受到了伤害。其实这一切是多么地不必要。人与人之间本来就是相互依存,同时拥有个别的‘基地’的,让感情成为一种自自然然的相依,彼此相互激励、共同成长,为什么要让它成为一种‘痛苦的占有’呢?
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互爱关系是不把所爱的人视为自我的延伸,而将其视为一独特且永远美好的个体—可以彼此表达自我,是两个自我的融合,但却不必担心自我的迷失。
我们已经说过:‘感情,本来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关怀之下的一种自然产物。’虽然,在许多时候,在处理感情问题,尤其是男女之间的爱情或
亲子
之间的亲情时,总会带有若干‘执著’的成分;然而,在本质上,感情仍是由了解、关怀、尊重所组成的。一旦感情变成了一种要求对方的行为或言语来符合自我或取悦个人的手段时,那已经不再是一种人际间相互关爱的自然产物了。这时,‘感情’已经被变质成为一种刻意的追求。所有的适意、温暖都成梦幻泡影,取而代之的只是一连串的迷乱、慌张、懊恼。
再强调一次,感情并非被‘制造’出来的。当我们对人生起关怀,而对方也自然地回应时,这将令我们产生一种愉快的情绪,一切本来都是那么自然,同时也是无常的,终于会过去的。但是,往往这种愉快的情绪将被强烈的‘捕捉’并且期盼它能不断延续—‘常’而保持不变;于是乎我们企图‘制造’感情。事实上,这不是感情,是执著、是渴求、是贪。
以男女间的爱情为例—恋爱中的人往往喜欢问对方:‘你会永远像现在这样地爱我吗?’当然不会!人本身在因缘生灭的过程中不住变化无常,附属于精神作用的感情又怎么可能永远都像‘现在’这样呢?只有‘越来越爱’或者‘越来越不爱’。如果能够认清这一点的话,夫妻白头偕老的神话也便不难实现。怎么说呢?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们将更进一步分析感情的无常性。
◆离别是为了相聚
名小说家古龙在他的一部武侠小说‘离别钩’中有一句‘名言’:‘相聚是等待别离,而别离则是为了相聚。’(大意)没有别离,何来相聚?既得相聚,又怎能永不分离?这句话十分恰当地形容了人间的聚散离合和情感的转折。
人与人之间总是在相聚、分离中反反覆覆地打转;感情也随之而起伏不定。因此,更精确地说,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不仅是‘越来越爱’或者是‘越来越不爱’,还有时‘比较爱’、有时‘比较不爱’、有时‘忘了去爱’......总而言之,就是说感情将随著特定的因缘、环境,对象的出现与否而时时无常转变。
事实上,即使是朝夕相处的也难免会有聚散之间的游移;不相信吗?撇开因工作、出外或办事等明显的暂别不说;在你闭上眼睛的那一刹那,在你入梦之际......你能保证自己每一个念头都想到他(她),都爱他(她)吗?虽然你以为是如此,也愿意、期望是如此,但这却是绝不可能的事情。我们每一个人的念头总是此起彼落,刹那生灭,又岂有例外呢?
和世间其他的一切事物一样,感情只有在‘因(付出的一方)缘(被关爱的一方)和合’的情况下,才可能产生,这是铁定的事实。只有在我们和所关爱的对象有所接触时,才会产生‘感情’这种作用。也许是在我们的脑海里认识对方的影像时—我的‘心’和他的‘
形象
’接触到了!也可能是在和对方见面时—我的‘视觉’和他的‘相貌’接触到了;或者是在听到对方的声音时—我的‘听觉’和他的‘声音’接触到了。总之,还是一句老话:就是当我们内具的思想和感官及感觉作用接触到作为‘外境’的对方时,方才有‘感情’这种‘产物’。
因此,无可避免的,作为一种因缘和合的‘产物’,感情亦如其他事物一般,具有无常、变异的特性。这意味著,如果不能明白‘感情’是无常、变易的事物,却强要认为它是‘常’而不变的,并且还以此为依据,紧紧地抓住这种观念,想要使它变成事实—使‘感情’由‘无常’变为‘常’,那无异是自讨苦吃的幻想!
然而这也并非意味著:我们必须放弃所有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相互依存的关系、责任和义务,跑到深山野林中去藏躲起来,或者装聋作哑,无视他人的疾苦,作一个自我封闭,对一切不闻不问的‘活死人’。虽然,我们可以将这种行为美其名为‘不去执著无常的感情,以免自己及他人因为这种执著而生起痛苦’,甚至冠冕堂皇地宣布:‘这是因为对无常有了深切的认识,才具有的大智慧。’说到底,却只不过是一种懦弱的表现,愚痴暗昧的幼稚行为!
无常的现象起因于万物为因缘和合的事实。人是群体生活的‘社会性’动物,即使是远离了人烟,躲入山林,也不能免除对其他事物的依靠而独一生存。换句话说,也还是必须有‘地方’可住、有‘食物’可吃......对人久了,会产生感情;对一个地方久了,难道就不会产生依恋?这样子的躲法,要躲到那里去才可能免于与其他人或其他事物产生联系?
我们说过:感情只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联系,人际间的一种自然‘产物’;感情实在并非制造痛苦的原因。痛苦的生起在于‘执著’—一种期望永远保留这种‘联系’,使它‘持续不变’的愚痴。这种执著起因于不认识世间无常的真相;一个真正认识无常、变易的法则的人,将会时时刻刻保持清醒的理智,提醒自己不要陷入这种执著之中。
有句俗话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意思就是说:水流可以被利用来作为一种助人的‘工具’,借助水势来泛舟、行船;水流也可能会把船弄翻,成为危害人类的祸首。载舟、覆舟,在于你是否能够掌握水势,了解水性;是否懂得划船、泛舟之道?
感情也一样,处理得当、认识清楚,则是人在以感情为‘工具’,促进人际的和谐、亲善,使生活更幸福、美满;处理不当,对感情的特性—无常,一无所知,则‘感情’在支配人类,终将船翻人亡,淹死在感情的海洋之中。
谈到这里,如果你要学会如何在无常中从容相爱的话,你至少必须具有这个概念:感情是铁定会改变的,但是这种‘会改变’并不代表绝望,并非意味著你便有可能逃避或放弃。这正有如水会流动,并不代表在水面上航行的船只一定会翻,因此不敢在水面上行船。你需要做的是:学会驾驶船只(感情),懂得在什么情况之下,应该驶向那一个方向:如何掌舵,或者,如何划浆。
◆以‘无常’面对无常
在不断改变的水势中要游得好就必须配合水势,改变动作以借用水势移动身体。这正好可以作为一个譬喻。不断改变的水势好比感情;要在‘感情’中游得好,就必须以不断改变的动作来移动身体—就是以‘无常’面对无常!
何谓以‘无常’面对无常?这并非谈玄说妙,而是在说明一个面对‘感情’的态度:以不断的成长和自我调整来面对感情的无常变易。
在进入讨论之前,我们再强调一次:感情,不是一个独立存在的‘个体’,不是永久保留同一状态、不起变化的‘常态’;而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相互联系、关爱的自然产物,一种人与人互相接触而自然发生的精神作用。
安·摩洛林白(ANNE MORROW LINDBERGH)在她的著作中这么说:‘你爱一个人的时候,并非一直是爱她的,同样是一个时期一个时期的。永远爱她是不可能的事,希望如此也只不过是个谎言。然而,这的确是大部分人所希望的。在生命、爱、关系的涨退中,我们的信念是如此薄弱。高涨的时候,我们迫不急待的扑上去;衰微的时候,我们畏惧地阻挡。我们害怕它将永远不在。我们坚持要持续不变;在生命和爱中,惟一可能持续的是成长、变迁—自由。’
是的,在这世间惟一不变的正是变化—也就是无常本身。被动的无常是无奈的、悲哀的,是残忍的现实;主动的无常—成长,却是认识真理、观照实相的生活智慧,是从容面对无常、不为无常所困的惟一枢钮。
在这个章节中我们只讨论,如何在不断的成长中从容面对感情。
◆在相爱中成长
如何不断使自己成长以便从容面对无常,解除‘相爱’所引起的种种苦恼?这个问题最简短的答案就是:彼此相扶相携,共同‘各自’完成自己健全的人格。
注意!是‘各自’完成健全的人格,不是‘代替’对方完成—或者,更贴切地说:不是‘强迫’对方完成自己理想中的‘健全人格’,这种行为只是在要求对方满足自己的欲望、要对方来取悦自己;这种要求所产生的将是‘求不得苦’。因为,事实上,每个人的人格和成长都必须亲身亲力去完成,其他的人充其量也只能指示或提携、鼓励他,绝对不可能反客为主,取而代之。
如果用佛教中通用的术语来诠释这一段话,那就是:把每一个你所爱的人当做‘同修’。在家庭关系中,把亲人、家庭成员当做是‘同修’;在夫妻、情侣关系中,把丈夫(或妻子)或者你的伴侣当做‘同修’;在与朋友的交往中,把友人当做是‘同修’......同修—就是‘一起修行的同伴’;也就是‘彼此互相勉励,一起修正改善自己的言语、思想及行为,使人格不断提升、朝向完美、健全人格而共同努力的伙伴。’
由于篇幅有限,在这里我们只以在各种感情关系中最为纠缠不清,兼且引起种种悲剧、苦果的爱情为例,进行较具体的讨论。同时,引用中国前总理周恩来及邓颖超夫妇所提出的夫妻之间‘八互’,来说明在感情中共同成长。虽然,这‘八互’是为夫妻关系而提出的,却也同样适用于其他人际关系中。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看:何谓‘八互’?
◆风雨同舟。一路同行
‘八互’就是:1、互敬2、互爱3、互信4、互勉5、互帮6、互让7、互谅8、互慰。
两个人同在一起共处的首要准则就是‘互相尊重’。少了这一点,也就可以不必再谈人际关系了,何况是必须朝夕相对的夫妻呢?唯有在互相尊重的前提之下,才有彼此沟通的可能。俗语说:‘人心隔肚皮’。我们既没有神通或超能力,也没有可以看到别人内心所思所想的‘透视眼’,一旦缺乏沟通,该如何使步伐共同、目标一致?脚步不一样、目标不一致,争执、口角在所难免,那时将会变成互相伤害、彼此拖累,还谈什么‘同修’?
‘互敬’,可以说是在给自己和对方留一个空间;一个彼此都可以自由思想、自由生活,并且自由地表达自己的向往和理想的空间。这个空间使得彼此可以自在交流、沟通,听听对方心里的声音,也让对方听听自己心中的话。继而,才有可能通过这种心灵对话而达到彼此拥有共同的意愿,而其余‘七互’也才有可能实行。
由于‘互敬’而达到心灵的交流之后,我们体会到对方和自己一样,有著人格上的优点,也有著人性上的缺点;对方也和自己一样,深切期望并且正在努力提升自己。因此,真实地感受到对方也是一个这样有血有肉、有哭有笑的人,一个真诚、良善的好人,达到了‘有难同当,有福同享’的要求,也就是‘互爱’—即‘互相关怀’。这样的‘互相关怀’也才可以说是真正的‘彼此相爱’。
我们甚至可以这么说:真正的相爱应该是在互相欣赏、互相了解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发生。如果只是单纯的男追女、女追男,或者你死抓住我不放,我也死缠著你不走的话,与其说这是‘相爱’,还不如说是‘相害’;与其说是‘爱情’,倒不如说是‘爱欲’。
所以,真正的感情自然会令双方‘互相信任’。若不,那岂不是彼此猜疑、嫉妒,哪有宁静?这样一来,不仅不能相互成为‘彼此各自完成健全人格的同伴’,反倒还要变成‘彼此怀疑、仇恨,各自破坏自己原有良好人格的毒药’了!
无可否认,我们之所以需要感情,需要相依相存,那正是因为我们凡夫俗子每个人总有他所‘不能’做到的一些事情,他脆弱的一面。这时,我们不免需要一些来自他人的、外在的助力或辅导。这也正是‘八互’中提出‘互勉’、‘互帮’的理由。我们可以将这二者如此分类:‘互勉’,是精神的,是心灵上的,通常总是通过一些关切的语言、表情或动作来表达。譬如:说一些激励人心的话,用力握握对方的手或拍拍他的肩头以示‘我在你身边给你打气、支持’,诸如此类,使人恢复斗志的勉励。
‘互帮’则是生活上的相互提携,是一些具体的行动。譬如:代做家务或者共同劳作,协助对方完成一些必须赶时间完成的工作或能力不足的事务,从中使对方也学会并具备这些能力。而且,更可以在互相帮助中更增进彼此间的关怀、信任与尊重。
‘互’相忍‘让’更是两个人相处时必具的条件。要知道,两个平凡的人自然各有自己性格上的缺点,如坏牌气、缺乏耐心等。这些都是需要时间来改进、成长的。如果不能做到互相忍让,彼此都给对方一点时间来调整彼此性格上的缺点或者生活上的坏习惯的话,反而互相嫌弃、厌恶,那么又何苦还要相处?套用一首华语老歌的歌名:‘还不如早点分离’!
要真正做到‘互让’就必须也做到‘互谅’—即‘互’相体‘谅’;‘互’相‘谅’解。体谅什么?谅解什么?体谅对方也正在学习、正在努力;谅解对方的处境,相信他并不是有意要暴露他的缺点来为难自己,使自己难堪;由于他的无法及时控制贪心、愤怒或迷糊而犯下了错失,因为彼此互相了解,所以也就知道并且相信对方此时此刻也正为了他自己的过失而沮丧、懊恼;由于对他的关怀,而且感激他曾给你的关怀(互爱),也就因为这种感同身受而原谅了他,不去厌恶、嫌弃他,也不去怒骂、指斥他;反过来,却还以温和、关切的语气来慰问他、勉励他;在行动上,也具体、实际地尽己所能去帮助、辅导他。
在对方有错失时还能够体谅、慰勉他,这才是两个人在一起,相亲相爱的真义所在。要不,那便只是欲望的须索,纯粹是由很大、很多的痛苦所集合成的‘地狱生涯’了!
上面简略地说明了‘八互’的意义和活用它的方式。表面上看起来,似乎与‘认识无常’这件事情毫无瓜葛,事实上却大大不然。
一个对无常有所认识的人,将会更能做到上面所说的互敬、互爱、互信、互勉、互帮、互让、互谅、互慰。不是吗?如果你知道生死无常、人命短促的话,你必会知道有缘相聚,诚属不易,也就会加倍感恩、珍惜于眼前的一切因缘,因此而真心互敬、互爱。如果你知道无常正是一种成长、茁壮的可能,是使一切可以变得更好的演变的话,你也就不会再固执地认为‘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从而也就愿意付出更多的宽容去互信、互勉、互慰。如果你知道无常的演变正是源于因缘产生适当的变化的话,你一定乐于互帮、互谅。如果你知道对方虽然因为一时的忿怒而对你恶言相向,严词厉色,但这一切终将变迁,成为过往云烟,那么你也就会更从容地忍让、迁就,彼此共勉,达到互让的美行。
因此,我们也可以说:‘八互’的美德,建基于对无常的体认。
上一篇
100个过错 丢失人生!
上一篇
中华圣贤经五
评论
你已输入
0/300
字
发表评论
+
全部评论
(0)
0
/300
回复
取消
热门领域讲师
互联网营销
互联网
新媒体运营
短视频
电子商务
社群营销
抖音快手
新零售
网络推广
领导力
管理技能
中高层管理
中层管理
团队建设
团队管理
高绩效团队
创新管理
沟通技巧
执行力
阿米巴
MTP
销售技巧
品牌营销
销售
大客户营销
经销商管理
销讲
门店管理
商务谈判
经济形势
宏观经济
商业模式
私董会
转型升级
股权激励
纳税筹划
非财管理
培训师培训
TTT
公众演说
招聘面试
人力资源
非人管理
服装行业
绩效管理
商务礼仪
形象礼仪
职业素养
新员工培训
班组长管理
生产管理
精益生产
采购管理
易经风水
供应链管理
国学
国学文化
国学管理
国学经典
易经
易经与管理
易经智慧
家居风水
国际贸易
鲜花榜
隋继周
+5000朵
钮东涛
+3000朵
王胜辉
+1831朵
项志成
+1700朵
曹建萍
+1110朵
穆卫锋
+1108朵
张小强
+819朵
戴萍
+599朵
李洋
+520朵
刘靖
+486朵
免责声明:
该信息由网站注册会员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会员负责,本站对此不承担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讲师网济南站 jn.jiangshi.org 由加盟商 杭州讲师云科技有限公司 独家运营
培训业务联系:小文老师 18681582316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更多城市分站招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