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者的应变力
明佩玉
鬼谷子言:古之大化者,乃与无形俱生。领导者应该根据形势适时地做出调整,也就是应变能力。
所谓应变力,分两种情况,一种是根据外部环境,对组织的发展方向及时做出改变;一种是根据眼前情况,随机应变。
韩信在刘邦被围困的时候向刘邦请求封赏,还要刘邦封他成“伪齐王”。刘邦对韩信自请封为“伪齐王”之事大怒。当时,刘邦被项羽射中的箭伤还没有痊愈,此刻正盼着韩信能支援他。不曾想,韩信不仅不来救自己,反而让刘邦封他为“伪齐王”。
刘邦看罢韩信来书怨怒双生,当着使者的面本想骂道:“他妈的,我被项羽困在广武,日日夜夜盼望你韩信来救援,你不但不来,反而想自立为王,真是岂有此理!”
幸亏有张良、陈平比较沉稳,连忙踩了一下刘邦的脚,刘邦是何等伶俐之人,顿时大悟,但“他妈的”已经出口,不能再改,改口骂道:“他妈的,大丈夫南征北战平定如此之多的疆土城邑,要当王就当个真齐王,干吗要当假王?真是没出息!”
刘邦骂着骂着就把话意给转了,他本来要骂韩信不仗义,居功要王,后来变成了骂韩信没出息,应该当真齐王。刘邦在紧急关头随机应变,在韩信的使者听来,刘邦的话听来虽说怒气冲天,却像是在为韩信鸣不平了。
韩信对楚汉双方的分量,在求爵过程中体现出来,刘邦作为韩信的上司也不得不就范,生怕韩信生出异心,从背后插上一刀。
在与项羽争斗的关键时刻,刘邦必须要稳住韩信,必须得到韩信强有力的支援。为了继续利用韩信为他卖命,他听从了张良、陈平的意见,被迫封韩信为齐王。
试想一下,刘邦如果当时不是随机应变,按照当时的形势,真的要逼的韩信造反,以韩信当时的实力,至少会形成三足鼎立之势,不要说一统天下,谈何容易。就是自保也很难。
三国时期,刘备的谋士庞统劝说刘备拿下益州,刘备一直犹豫不定,因为这与他的思想与认识相悖。
玄德曰:“今与吾水火相敌者,曹操也。操以急,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谲,吾以忠:每与操相反,事乃可成。……”庞统笑曰:“主公之言,虽合天理,奈离乱之时,用兵争强,固非一道;若拘执常理,寸步不可行矣。……”玄德乃恍然曰:“金石之言,当铭肺腑。”
庞统的一句:“奈离乱之时,用兵争强,固非一道;若拘执常理,寸步不可行矣。”一语点醒刘备,促使他马上下定决心,力取益州。
没有什么是永恒的,也没什么是理所当然的。组织所面临的环境是动态的,是变化的,唯一不变的就是“变 。”
现代企业组织同样如此,所有的企业都存在于周围的微观和宏观环境之中。微观环境因素包括那些直接影响企业履行其使命的供应商、营销中介、顾客、竞争对手、公众等。宏观环境因素包括那些影响企业所有行动的较广泛的社会力量或因素。企业就是在与所有这些环境因素的互动中不断发展和进步的,任何一种环境因素的变化都需要企业随之做出变化。
《阴符经》曰:得机者万变而愈盛,以至于王;失机者万变而愈衰,以至于亡。
企业如果能抓住环境变化所带来的机遇,企业就能快速发展壮大。安迪·格鲁夫,这位英特尔公司著名的CEO正是在这样的理念下,根据环境,审时度势,带领着英特尔公司成功转型。
郭士纳在IBM陷入严重的危机时,临危受命,入主IBM之后,认真分析了企业面临的各种环境,做出了正确的调整,仅用两年的时间就摘去了IBM亏损的帽子,而且在随后的十年间,成功地将IBM从制造商改造为一家以电子商务和服务为主的技术集成商,拯救了垂亡之中的IBM。
相反,因为没有根据环境变化做出相应调整,最好陷入危机,甚至倒闭的大小公司比比皆是。曾经的宝利来、柯达不都如此吗?
曹操青梅煮酒论英雄,谈到英雄就应该像龙一样: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
可见领导者权变的重要性。“为小无内,为大无外”,“在太极之上而不为高, 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 ”领导者只有见微知著,认真分析、研究环境,根据所处环境的变化,适时进行应变、做出调整,才能把握机遇,避开威胁,才能使组织立于不败之地,才能在环境中求得生存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