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Uber的基础为:1.使用过Uber、滴滴打车、神州专车,包括一号专车等打车软件;2.用过Uber类型的生活服务,比如河狸家(女士)、功夫熊(按摩),或者大众点评网、美团网的“到家”服务。
我们讨论的Uber+类型的商业现象与行业逻辑,来自这些风起云涌的各种新生应用,来自对这些App的体验与洞察。否则,难免思路不在一个频道上。
以下用“Uber”代表模式,用“优步(Uber)”代表出租车App。
优步(Uber)在中国的尴尬
作为一个打车App软件,Uber在全球范围开启了一个新模式,并占有领先份额。但在中国打车软件市场,滴滴占据绝对份额,紧随其后的神州专车、一号专车,优步(Uber)只是个补缺者。中国打车App的品牌竞争刚刚开始,打车软件进入服务细分(用户细分)、品牌营销的竞争阶段。这个市场格局就比电商2.0时代的一家独大要好,体现了共享经济的非垄断型特点。
优步(Uber)在中国,所有的创意都将成为对手的红利。优步(Uber)作为一个打车软件,已经没有占据主流份额的机会。关注Uber+,即Uber代表的逻辑与商业前景,更有价值。
在中国的社交媒体、电商基础架构上,BAT尤其是AT(阿里系、腾讯系),拥有既得的权力体系。也就是说,如果对手的模式很容易模仿、又要借助社交媒体与电商基础架构,那么AT都会很快用权力与资本,实现后来居上。
刘华鹏老师在清华大学为总裁班讲授互联网+思维创新
这是优步(Uber)到中国由领头羊变成补缺者的根本原因。强调这一点,是希望后来者意识到,中国市场要想翻盘,光靠一个模式,甚至资本,都是不够的。即便号称要在中国砸10亿美金,也不会让优步(Uber)在打车软件的市场份额提高多少。
在我眼里,Uber是一个新模式的代表符号,至少在中国,他的营销算不上成功,当然,确实有些亮点。
这一段界定意谓着我们后面谈的是什么:不是讨论优步(Uber)这家公司的成败,而是讨论Uber代表的商业逻辑。我们讨论的是优步(Uber)开创的模式与商业逻辑,不是Uber本身。
什么是Uber模式?
我们界定而不是定义,是在不确定中寻找确定性的边界。
Uber模式的本质,是“供应+”与“需求+”之跨时空、无缝、实时连接,从而实现了供需的高效对接,创造出新价值。
1.跨时空连接:这是移动互联时代的特点,是MI(移动互联)对PC(含PAD互联网)的革命特点。也就是万物进手机。这一点大家都体验到了。
2.无缝连接:也就是去中介化。Uber让供应方与需求方直接对接,使用的是基于LBS(地理位置定位)+枪单+推送条件(派单)等混合而成的算法逻辑。这就避免了在淘宝等商业模式里,靠实力(花钱买位置获得流量)的商业逻辑。Uber是一个相对公平的、分布式的供需对接平台。
3.实时连接:不管是马上使用、预约使用,都实现了订单的无人化、实时化,方便了用户,也方便了供应方。
Uber逻辑,或者说其技术先进性,就体现在上述三种连接方式的叠加——也就是说,是不是Uber模式,可以用三个连接特点去考察。
4.什么是“供应+”与“需求+”呢?这是个更本质的问题。
首先,观察目前“Uber+”的各行业、各品类,可以发现几个规律:最成功的都发生在“供应+”领域,也就是过剩产能与产品。车辆、房屋(Airbnb)等率先成为被Uber整合的资源。
为什么Uber司机里有开奔驰、宝马、奥迪各种高档车的有钱人——这些人真的缺钱吗?Uber的所谓社交媒体热点事件部分说明,丰裕社会里的人,缺的是有趣的生活。所以,那些买得起奔驰的人,也会成为Uber司机。
其次,Uber要成功,还得有一个“需求+”:也就是未被满足的、刚性的需求,如果是高频,那就更容易成功,这也是打车为什么比Airbnb更成功的原因。
Uber模式小结:充分条件,有“供应+”与“需求+”;必要条件,连接方式是去中介化的。
有了上述界定,各位至少可以按照上述充分必要条件去反思自己的行业、产品,然后做出判断所在的行业是否可能“Uber+”。
Uber模式的行业逻辑是什么?
我想了半年时间,还是觉得只有经典经济学原理可以解释Uber行业逻辑:优化资源配置效率。
也就是说,不管如何新,如果没有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也就不是成功的模式。
当前的Uber行业应用,集中在C端(消费者)市场。因为C端市场的“需求+”更迫切:中国人的消费需求被急速放大,可是提供服务的还停留在短缺时代。出租车就是典型的管制时代产物,所以被一击而溃。还有哪些垄断行业可能被“Uber+”击溃?我看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