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不该是一个身份属性,而应该是一个价值属性。这句话的意思可能需要解释一下,大概说的是,自媒体不是一个
职业或者称谓,比如我经常看到一些小屁孩头衔都是什么自媒体人XXX,看来实在找不到其他头衔了。而另一件让我尴尬的事情则是,当我跟一个粉丝说我暂时不工作了之后,他说,哦,你要专心做你的红人了。第一次知道我还是红人。所以我除了在参加发布会的时候,不得不为了方便媒介寻找签到单会说自己是自媒体之外,我从来不会说自己是自媒体。
但是别人一般说起我,都会说是一个自媒体人,大概的意思是,我写的东西可以起到媒体的价值,传播一些什么东西出去,因为我还比较擅长传播,所以经常还弄的江湖血雨腥风的。这里感谢各位同仁,经常抱着看热闹不怕事大的精神转载我的文章。
如果你仅仅是一个媒体的化,你是无法避免因为媒体大爆炸太多了导致的投放稀释的。所以最后你会发现,最后能够获得
经济收益的,都是头部那些人。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马太效应会凸显,头部的依旧是头部,后面的慢慢只有愤恨的份了。为什么你们要发广告,不原创对得起粉丝么?这个其实也没什么办法,自媒体也要活,你又不能向粉丝收钱不是么?新闻联播开头五秒还卖呢,自媒体犯不着纠结这些。
所以从长期来看,把收入建立在企业投放上,是非常不稳定的,至少对大部分非资深媒体人是这样的。而草根号就更加悲惨,因为缺乏KOL号(意见领袖)的领袖作用,单纯靠曝光和转化,单位流量价格就比较低,好在规模比较大,收入也会多,也会辛苦。不过总体来说,自媒体的两大流派,kol和草根行业号,还是kol更称得上是自媒体这个称号,草根行业好应该叫微媒体,就对了,因为你根本没有自己的观点嘛,大多摘抄的。从这个角度来说,一些写不出原创的kol也疯狂转载加几句点评就当是原创的行为也很令人发指。这里说的不是罗辑思维,它应该是个播客。
我很早就会说,自媒体会分化,一波会走向“自”,一波会走向媒体,在媒体都不行的今天,后者恐怕是没有什么前途的。因为,原创的永远干不过编辑,像我这样写的比他编的都快的是极少数。所以我虽然做的慢一点,也要把“自”做起来。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媒体人的天职是忠实客观的报道,所以其实不该是一个KOL,因为一旦主观了,就违背了媒体人的天命。这也是为什么媒体人写软文比我写软文更伤天理的原因。媒体人还是客观报道为核心,评论人的核心则是给话题找出逻辑。
如果走向“自”,社群还是不可避免的,通过自媒体传递的价值把粉丝凝聚住了,也留下来了,这会让你很踏实。我很早就建议自媒体这么做,以加强的自己的根基避免对企业的依赖,这也会有助于内容的提升,不必顾忌太多。在未来,这个趋势还会延续,很多自媒体人把关注当作了传统媒体的订阅是完全错的,订阅一定是花钱买的,关注顶多算走到报摊前翻一下。传统杂志的订阅用户,其实就等于是自媒体建立的收费社群,只有有了这个,才能算是
健康发展。有多少人的内容有价值被付费订阅呢?我想这值得自媒体同行们深思。
而对于社群而言,一个健全的社群应该满足几个特点,比如说组织者和组织内的人都可以双向沟通,组织内的人都可以双向沟通,如果是单向的,那还是歌友会之类的粉丝组织,谈不上社群。社群的价值在于沟通中的价值提升和发现。一个领域红利期过后,自然会有痛苦和沉闷,所以坚持下来的才是价值。
感谢您看了这篇文章,如果您觉得文章不错,可以分享出去,让更多的人看到,秦师团2015年将开始新的征程,在全国将建立1000分部,全国巡讲50个城市,想了解更多可以百度秦师团,想加入进来可以直接加我的微信qinshituan,秦师团欢迎你的加入,家族有你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