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企业的优势也许正成为他们转型的阻碍。为什么这么说呢?传统企业都有自己的沉淀或积累,他们不缺钱,也对某个行业有丰富的经验。所以我常常遇到传统企业问我招人,找个新媒体营销方面人,钱不是问题,我们在这个行业有很丰富的经验和优势,发展前景没问题。正是自恃有钱的思维反而会让企业找人不踏实,或不尊重人才,或盲目的用高薪挖人。
而当今,钱已经不在是选择工作最重要的维度了,成长,工作体验爽不爽更重要,因为生存变得相对容易了。钱可以买来一批用户,但买不来用户信任,会发现有关注没关系。过往丰富的经验也许是阻碍自我更新的绊脚石。所以会看到一些企业微信公众号的设计的与官网无异,恨不得全部照搬。从没有想过用户究竟需要什么,而通常我建议企业罗列3点用户最刚性需求,放上去就好。这样的问题还出现在营销上。
我不止一次强调“社会化营销的风险在于不可知,而魅力也在于不可知”,我们唯一能把控的是过程,尤其是实时数据反馈监控的过程。但是很多企业在做社会化营销时就让负责人预估
销售额丶粉丝量,按照结果来给与资源资金支持,这种方式完全不利于移动时代的玩法。移动时代的营销应该是先整体规划,小步尝试,快速放大,实时监控,及时调整,它完全是一个快速反应丶动态平衡的过程。
很多企业把新营销做不好归咎为缺人缺技巧,过去一年我们
培训了超过300家企业,非常多传统大品牌企业,有部分我们还做了回访,最后事实证明缺人缺技巧是表象,深层次原因还是企业的思维无法让这些人和技巧产生价值,土壤就不行,上面的植物怎么可以长好。当然我总结一下除了思维,依次是组织构架丶人才和技巧,但思维一定是后三者的基础。
我坚定的认为一个企业只有先发起思维认知的革命,改良企业土壤,重装企业系统,才有可能在营销转型之战中奠定胜利的基础。“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是枳”说明了环境与土壤的重要性。从2011年开始做社会化媒体营销,玩微博玩粉丝,当时就有很多企业准备大干一场,不仅重金招人,还投入巨资去模仿当时的杜蕾斯丶可乐丶艺龙等成功的案例。其实最后基本都失败了。
曾有一位朋友告诉我,他老板实在忍受不了自己企业粉丝比竞争对手低,非得购买几十万刷到比别人高,只为心理平衡。我觉得思维认知是一切行动的前,而老板或企业对于移动营销的认知和观念更是决定了一个企业能把移动营销做成长怎样。所以当时我们就讲,社会化营销就是一个CEO工程,它需要企业从老板到高层都坚信其价值,有足够耐性去经营自己的粉丝,培养
团队。
也只有少数企业理解并认同,所以他们不仅在微博,还是微信时代都做得还不错。一个CEO的思维就代表着一个企业的思维,而这些思维就是公司的环境和土壤。
当然此前讲过影响传统企业营销转型除了思维,还有组织构架丶人才和技巧,这里暂不一一阐述,但是值得企业反思。
感谢您看了这篇文章,如果想继续深入沟通可以加我微信(qinshituan)进行深入探讨,如果对秦师团感兴趣的话,可以一起加入进来,一起做公益,为公益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