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于QQ、门户、微博、微信、淘宝,你已经习惯了免费,因为这些线上平台是虚拟的,成本也就是工资+服务器,可对于空间成本奇高不下的线下平台,如果免费,那又会是怎样的狂欢呢?
2.线上平台已经厮杀成一片红海,但绝大部分玩家成了前5名的炮灰,即使在细分里苟延残喘,但面对渺茫的未来,他们的耐性就像滴血一般被渐渐耗尽!线上,竞争的是时间,人的脚不可能同时踏入两条河流,人的眼睛也一样,不可能同时集中于两种景色。线上的竞争更惨烈,因为你的每一次出手,都将面临着全国甚至全世界顶级高手的围攻拦截。
3.线下平台的竞争,同样杀的分外眼红,只是,线下平台不叫平台,叫渠道。回顾过去,你会发现几个特点:更加细分化、更加区域化、更加不可控化、更加风险化。大型商超是大而全,但能覆盖的范围有限,三四线
市场很难看见其影踪,倒是家电、餐饮、电信、石油、物流等绝对细分行业,其触角延伸的更深入,另外,即使品牌再强势,在祖国大地上,一定有一块
市场是你的短板,甚至雷区,这也反映了面对区域化,平台在
市场上的无奈。风险更高,其实说的是投产比的不可预期。
4.收回来,说说平台免费。线上自不必多言,为了聚集用户,免费就是揽客的通用法则,而线下呢?除了在渠道里免费浏览、体验而获取点讯息,出了门似乎带不走一点价值,更关键的是,进了商场,就等于进入了直推的行列,一交互就要面临被
销售,这种反人性的行为,让免费也变得高昂了!线下免费,尤其是交互性免费,太奇缺了!
5.关于线下平台免费化,也许压根儿就木有人去研究,也许研究了,怀揣的心思却是如何直接变现。但无妨,这里想说一个可能正在崛起的新模式,一句话可以概括:利用互联网平台,引流至线下,靠第三方付费,运营粉丝群的交互,形成平台闭环。
6.此模式的本质与线上毫无二致,都是“门户、用户、商户”的三角生态。简单阐释一下这个“三户理论”:门户就是平台,它靠提供优质内容吸引用户,商户看中的是门户上的目标用户量,并愿意付费,用户看中的是门户中的优质内容,并根据需求顺便从商户那里产生购买,这里面,用户是最终付费方,门户是内容提供方,商户是产品提供方。举个线上的例子,微博是个自媒体平台,内容就是其每个人各抒己见,这个内容因为是自己的声音,所以用户认为质量很高,愿意去分享,等微博用户量超大时,这时增值服务费用来了,但这还不算啥,关键是阿里来了,所以你看到橱窗广告的大量涌现,这样,一直亏损的微博也盈利并上市了,市值还超越了母体新浪。
7.这是线上,线下呢?线下走这条路的委实不多,主要原因就一个,内容制造是需要高昂成本高,聚合起来的用户相对少很多,商户ROI赤字,三者闭环难建立,导致了线上模式在线下的难以复制。结果更多的是,在一个车水马龙的路口树个牌子,直接打广告,门户是广告公司,用户在无聊无意看到广告内容,商户就是打广告的品牌。这很难持续,因为这个模式没有优质内容托底,用户容易逃逸,用户没了,门户和商户就玩不转了!
8.去年至今,碰巧遇到两个好玩的线下平台案例,一个亲自参与组织,一个现身体验。前者,因为运营质量,导致用户数量一直很低,而又因为没有“引入商户”的经营意识,导致了最后的平台夭折,当然,同一集团的另一个分部依然在坚持,但目前有声量无销量,还是稍显苦逼了些,原因可以从“三户理论”中察觉。后者,几乎就是按照“三户理论”完美设计,这其中,为了夯实平台根基,还祭出了意见领袖的大旗,但体验过一期之后发觉,该平台成了商户的推介会,有点小失望,用户趋之若鹜的内容价值,似乎难觅其踪,长此以往,平
9.线下免费平台,传统人玩起来的难度太大了,思维决定行动,行动决定结果。当然,思维这个词已经被玷污了,以致于好多一线人员把思维等同于忽悠,这一方面缘于伪专家的无良曲解,另一方面也说明人们面对本质层面的探索,依然匮乏,这是全民心态浮躁的表征!
感谢您看了这篇文章,如果想继续深入沟通可以加我微信(qinshituan)进行深入探讨,如果对秦师团感兴趣的话,可以一起加入进来,一起做公益,为公益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