郦波,郦波讲师,郦波联系方式,郦波培训师-【讲师网】
郦波 2020年度中国100强讲师
中国诗词大会评委
46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扫一扫加我微信
郦波:中国文人的理想典范是谢安
2016-01-20 7682
对象
全体员工
目的
国学
内容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郦波推了推眼镜,半开玩笑地说了句网络流行语。他指了指自己的旅行箱,“跟你聊完就得带它去扬州。其实,它已经习惯行走了。”在读万卷书的同时,郦波希望能行万里路,推广古典文化,所以,在江宁织造博物馆馆长、CCTV《百家讲坛》主讲人、南京师范大学教授等角色之间,他像自己推崇的庄子一般“逍遥游”,在课堂里吟唱、节目中讲学、微博上作诗……

  作为2015年《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文化顾问,昨天他还参加了汉听大会全国巡回赛的启动仪式。谈及汉字传承,一股自豪写在郦波的脸上,“四大古文明就只有华夏文明一直传承下来,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汉字系统,我们的文化向心力这么强,就是因为汉字文化强。”除了汉字,郦波在接受现代快报记者独家专访时,还谈了很多不为人知的事。

  现代快报记者 徐悦 韩飞周游 实习生吴雯/文 施向辉/摄

  他的诗歌观 余秀华有天赋,比有些获奖诗人好

  记者:您最近有一期郦播客《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首中国风》,您心中“中国风”的标准是什么?

  郦波:京剧、书法、汉字都是中国风,很多,还有唐诗宋词里的那种意蕴,不论是豪放的,还是婉约的。属于中国的才是世界的,那种民族特色特别鲜明的,我觉得都可以算是中国风。

  记者:那像周杰伦的歌曲,方文山写的词,您觉得这是中国风吗?

  郦波:《菊花台》有两句歌词:“谁的江山,马蹄声狂乱”,我觉得特别适合曹操。方文山的歌词我觉得很有特色,他虽然用白话文,但是很有诗词的美,是那种宋词的意象,符合中国风的标准。

  记者:您在微博上每天写一首小诗。

  郦波:我有写日记的习惯,然后我就当成写日记呗。也谈不上小诗,就是一些心得、感悟啊,刚好微博体字也不长,但是也要琢磨。

  记者:您怎么看待余秀华的现代诗?

  郦波:余秀华我看了,真比有些获得什么奖的所谓诗人好,我个人观点觉得她真是很有天赋。现在有些诗人顶着诗人的名号,写的那些诗简直是让人恨不得撕了,余秀华的我没有读很多,大家都在转她的诗的时候,读了几篇。写诗是要有天赋的,李白和杜甫,杜甫就是学养型的,李白有天赋,苏东坡是二合一。

  他的教育方法 上课给学生唱歌,爱讲解家书

  记者:您的学生称您为“音乐诗人”,您平常课上和学生互动也是有古典意蕴吗?

  郦波:我就是上课的时候比较放得开,有时候给他们唱唱歌,然后接触了一些音乐界的朋友,受他们的影响,有时候突然把我自己写的小诗给谱个曲,唱一下,谈不上什么音乐诗人,我也不敢称自己是诗人。教育本身就是一门艺术,本身也应该多形式。

  记者:之前接受采访时,您表示中国的教育出现了很大的问题,能否就现如今孩子的教育问题谈谈看法?

  郦波:传统儒家一直觉得学习是最快乐的事情,对比现在的教育,孩子们反而觉得读书是最痛苦的事情,只要不学习都很快乐。一件最快乐的事,我们把它办成最痛苦的事,这就说明教育肯定出现了很大的问题。中日战争时期,就有教育专家指出,中日之战短时间是武力之战,长时间看是大学之战,教育之战。

  记者:您曾在《百家讲坛》上主讲过《颜氏家训》和《曾国藩家书》,您觉得当下信息这么便捷,提笔写家书还有存在的价值吗?

  郦波:科技发展,使得一些东西无奈地消亡了,这是一个很遗憾的事情。其实我觉得家书是很有魅力的,给家人写信,这是我们很温存的一种生存方式。可惜现在年轻人喜欢发条微信了事,跟家书不一样。在提笔写信的状态下,语言表达模式不一样。这个问题甚至比电子书取代文字书的问题还让人焦虑,电子书虽然发展很快,但是我觉得它不会取代文字书。但是依据现代的信息传达模式,家书会逐渐消亡,将来我们给孩子讲《傅雷家书》《曾国藩家书》,恐怕还要先讲解一下什么叫家书,还要放PPT给他们看。

  他的品位 最欣赏谢安,热爱武术

  记者:听说您的兴趣爱好是民族音乐和武术?

  郦波: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系性特别强,它跟西方不一样,西方的学科门类,界限分明,中国的文化殊途同归,一法通万法通,其实你所谓的音乐也好,武术也好,书法也好,诗歌也好,中医也好,它无非是一个落脚点,最后都通到文化本质上。

  记者:作为一名传统文化传播学者,您觉得古诗词、成语等传统文化的精髓美在哪里?

  郦波:这个问题太大,是一个美学问题。美在它作为母语文化的精髓,美在它和我们的血脉息息相通,对于我们的孩子,有些经典的东西,即使他不懂,也要让他背下来,等到他碰到生活中的磨难,他会结合他人生的感触,突然对某句话有特殊的理解,经典的魅力就在这里。这种感触是发自肺腑的,融入血脉的,对一个人会产生终生的影响。

  记者:您最喜欢我国古代的哪个学者、诗人?

  郦波:喜欢的太多了,像庄子、苏东坡。中国文人的最高理想,以前我认为是诸葛亮,长大之后研究发现是《三国演义》中虚构的。如果非要我说一个人,他就是谢安,他生活在南京,旧时王谢堂前燕,40岁之前他是教育家,40岁以后平乱改革,然后淝水之战,立德立功,还是音乐家、书法家,最后深藏功与名,这个境界很高。

  我个人是比较喜欢从立德立功立言三部曲的角度上来理解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儒家知识分子的理想。张载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从这个角度来讲,谢安用一个活生生的人生案例,树起一个知识分子理想的典范。

  他的担忧

  人们不写汉字

  沉迷浅表化阅读

  记者:作为学术界的一分子,您认为当下我们对古典文化的重视度是怎样的?

  郦波:说老实话,我认为还是比较欠缺的。但是这两年,习主席也说,要让书写在古籍中的文字活起来,我们从政府层面已经开始重视这个事情,我觉得是很必要的,整个社会的文化土壤是需要培育的。

  记者:中国古典文化除了汉字、成语,还有哪些值得大力推广的文化精髓?

  郦波:这个太多了,中医,武术,京剧,书法,和汉字文化息息相通的。为什么讲我们是唯一没有断裂的文明,四大文明就只有华夏文明一直传承下来,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汉字系统、母语文化平台,如果没有这个平台系统,我们可能早就断裂了,我们的文化向心力这么强,就是因为汉字文化强,现在汉字危机才是真正的民族危机。

  记者:由于数字媒体的发展,现如今的人们越来越不常写汉字,甚至出现“提笔忘字”的现象,您对此有何看法?

  郦波:不写字,母语文化情感就会淡,很多民族的消亡就是文字的消亡。国歌里唱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一方面是外族入侵的时候国破家亡,另外还有一种隐藏的类型就是民族语言被肢解了—文化产生的危机才是真正的危机。

  记者:大家似乎都变成了被手机绑架的现代人,您怎么看待这一现象?

  郦波:按这种态势发展下去,男朋友女朋友交往只有一个真正的对象:手机。好像不通过手机,人就不存在一样。我不反对电子阅读这些科技手段,但是问题是科技手段绑架了书本,这是一个让人很忧心的事情。通过微信、微博的碎片化阅读,我们称之为浅表化阅读,一些文章你看着很有道理,但它属于体验式的表达。

  读书为什么很重要,它是一个真正成长的过程,它不光是获得一些知识信息,它是思维层次的修炼,体验永远取代不了理念。如果你一直浅表化阅读,虽然你获取信息更加方便,但是长此下去,思维方式会受影响,整个一代人的智商都会下降。
全部评论 (0)
讲师网济南站 jn.jiangshi.org 由加盟商 杭州讲师云科技有限公司 独家运营
培训业务联系:小文老师 18681582316

Copyright©2008-2025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更多城市分站招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