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的三张面孔
对于公众而言,司马光是一个熟悉的陌生人。我们从小就从课本上知道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他也是《资治通鉴》的作者,同时还是王安石的对手,是改革派的对立面。在传统的历史叙述中,我们常把王安石变法与“改革”画上了等号,又把“改革”与“进步”画上了等号,反对王安石变法就等于反对改革、反对进步,就是保守的、落后的。这就是我们在历史课本中所看到的负面的司马光的形象。但是赵冬梅认为,这种认识很不完全,并且是把历史人物从他所处的时代中抽离出来,用一种脸谱化的认识方式去塑造了司马光的形象。这种认识方式其实是背离了历史的真实。
那么,司马光究竟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呢?首先,司马光是司马家的孝子。司马光是高官司马池的小儿子,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司马光并不是一个聪明的人,但学习很勤奋努力。他20岁时中进士第六名,同年与张氏结为夫妇。但是高中后的司马光,一直在父亲身边工作。在司马光仕途的初期,他一直是在父亲的羽翼之下成长的。在“家国天下”时代的社会伦理中,这种状况在当时被认为是孝子的典范,值得鼓励和称赞。后来母亲和父亲先后过世,司马光共为父母守孝了四年半的时间。
司马光的第二个形象是宰相庞籍的好学生。庞籍与司马光的关系类似于父子因缘。庞籍是司马池的同僚,庞籍的大儿子常和司马光在一起学习。在司马池和庞籍的长子过世后,司马光一直追随着庞籍,庞籍也视司马光如己出。司马光是庞籍的秘书和助手,而庞籍也用他的政治生命来哺育司马光。
司马光的第三个形象是宋朝最出色的谏官之一。宋朝设有御史台官和谏官,二者合称为“台谏官”,主要职责是对朝政和皇帝提出批评。特别是谏官,除了提意见之外没有其他具体的职任。司马光在谏院五载,平均每个月上奏3—4道谏书,上起皇帝、下至百官都是他批评的对象。与包拯那种耿直的谏议不同,司马光的谏议柔中带刚。他坚持明确的是非观,但却尽量使用对方能接纳的方式进行批评。这种温和而坚定的态度,既来自于他自身的性格,也得益于他之前所受的良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