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应沙特国王萨勒曼、埃及共和国总统塞西、伊朗总统鲁哈尼邀请,国家主席于1月19日至23日对上述三国进行国事访问。这是2016年的首次出访。
在“一带一路”不断推进的大背景下,的中东之行也被视为提升中国与上述三国合作的重要契机。
那么,的中东之行又有哪些值得关注的特点?
社科院西亚非洲所研究员殷罡表示,将访问沙特、埃及和伊朗作为2016年首访,是中国与上述三国多年来保持良好经贸合作的体现,访问将进一步拓展未来的合作领域,提升合作层次。
2006年4月和2009年2月,时任国家主席曾两次访问沙特。2004年1月访问埃及。时任国务院总理也曾分别到访沙特和埃及。虽然由于伊朗核制裁等,上届国家领导人并未访问伊朗,但双方经贸合作一直稳定发展,贸易额已超500亿美元。
以和沙特国王萨勒曼共同出席投产启动仪式的延布炼厂项目为例,该项目于2012年初由沙特阿美和中国石化共同投资,持股比例分别为62.5%及37.5%,是中国在沙特最大的投资项目,也是中国石化首个海外炼化项目。该项目可以视为多年来中沙友好合作的典范之一。
殷罡介绍,延布位于沙特西部红海沿岸,该项目所需原油是通过横贯沙特的石油管道从东部产油区输送的,可以规避波斯湾航道风险,“它的产品可以通过苏伊士运河运往欧洲市场,对世界能源安全有重要作用。”
沙特连续多年成为都是中国在全球第一大原油供应国,也是中国在西亚北非地区的最大贸易伙伴。2013年,中国首次成为沙特第一大贸易伙伴。2014年,双边贸易额691亿美元。
殷罡分析,近年来中东地区各利益集团竞争激烈,全球新能源开发势头很猛,低油价状况对严重依赖石油收入的沙特危害极大,沙特急需调整产业布局,降低对石油的依赖,并通过核能开发等措施追赶伊朗,中沙之间的合作空间很大。
埃及经受了大幅度政治动荡,经济压力很大,新任政府全面铺开基础设施建设,不仅依靠自己的力量开凿了苏伊士运河第二航道,还制定了修建新首都和新工业区等宏大发展项目,这为中埃之间的合作带来更多机会。
因此,“中东国家对于‘一带一路’是持欢迎态度的,受惠于与中国的合作,对各国的经济提升有好处,双方经济可以互补。”但是,殷罡也提醒,不宜把所有合作项目都“装”到“一带一路”的框架内,例如,埃及新首都建设是埃及自己的项目,沙特巨额资金援助,中国只是项目承包,不能说成是“一带一路”项目,那样说会损伤人家自尊心的,也与事实不符。
对于到访伊朗,殷罡称其为是“历史性的”。由于伊朗核问题等因素的影响,自2002年时任国家主席访问之后,已有14年中国国家最高领导人未访问过伊朗。而此时的伊朗开始结束经济制裁时代,1月16日是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的“执行日”,伊朗外长扎里夫称,针对伊朗的核制裁将被取消。
随着核制裁的解除,中伊之间的合作限制也将逐步打破,加之伊朗自身的发展雄心,可以预见,中伊合作进入快车道是必然趋势。
殷罡认为,伊朗将是“一带一路”上最能出彩的地区,合作潜力巨大,合作空间也最大。“伊朗的产业布局较全,工业基础较好,人员素质很高,而且,与中国的全面经济技术合作起步很早,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双方就成立了全面发展两国经济技术合作的混合委员会,中国就对伊朗的制造业发展提供过巨大帮助。伊朗对中国有很高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