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决不做诸葛亮
黄德华
我自小喜欢看书,也爱看历史小说。没钱买书,就借别人的书看。并且善用公共资源,如听广播里的历史评书等。不知怎么回事,自小就不喜欢诸葛亮。按照黄氏TOPK十字圆盘模型,诸葛亮属于典型的O型领导,俗称猫王。尽管千百年来,诸葛亮先生作为智慧与道德的双重象征留在国人心中:他未出茅庐,先知三分天下;他草船借箭,火烧赤壁;借荆州,取成都,夺汉中,七擒孟获。终成三分天下中的蜀汉基业。他忘我工作,积劳成疾,直至病死军中。他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己”成为历代为官的最高准则。可惜诸葛亮先生不仅没能实现匡复汉室的理想,蜀汉集团反而是三国中最先破产的。
现在我认为诸葛亮是个失败的领导者。诸葛亮之败,败在错位。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没有明确领导者的定位。领导者的定位,就相当于把握着梯子,要确定靠到哪一面墙才是对的,还要让别人相信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愿意沿着梯子向上,直到“手可摘星辰”。GE公司的杰克韦尔奇认为,作为领导除了需要敏锐的判断力和战略的眼光外,领导必须做好三件事;用好人才,充分授权,选好接替自己的人。
诸葛亮在用人方面值得反思:比如马谡有一定的军事理论知识,是个不可多得的参谋人才。诸葛亮采纳马谡的计策,七擒孟获,平定南方。马谡还曾献计离间魏帝与司马懿,为蜀汉暂时除却一心腹大患。但是马谡一直仅是“高参”,从未担任过主将,他精于战略,拙于战术,也有言过其实的缺点。诸葛如果能接受大家的意见,令魏延等为先锋,可能不至于会有街亭惨败。街亭之败,不仅使蜀汉遭到重创,断送了首次北伐,也断送了一位良好的参谋人才。马谡这样一个善出奇计的谋士在街亭惨败,从表面看是马谡无知所致,而实质上是诸葛亮用人不当所致。而且事后他想到的仍然只是把庸才当成了人才用,始终没有明白自己用人失当是失街亭的根本原因。
诸葛亮为蜀汉丞相,工作勤勤恳恳,“自校簿书”,“罚二十以上亲览”,以至积劳成疾,过早离开人世。因为根本不懂授权,是一个权力欲望极强的领导。而在西汉时期,陈平任汉左丞相,皇帝刘恒一日问,全国一年审决了多少案件,全国一年的财政收支有多少,右相周勃答不出来,刘恒问陈平,陈平说:“这些事有人主管。”刘恒问:“谁主管?”陈平答道:“陛下要了解司法问题,可以问廷尉;陛下要了解财政收支,应该问治粟内史。”刘恒又追问:“如果什么工作都有人主管,那么你管什么?”陈平答:“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遂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候;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