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份,快的打车正式“北伐”,投入两千万的推广资源强攻北京市场。12月,支付宝钱包宣布与快的打车合作:乘客可以直接用快的内置的支付宝或扫描二维码支付打车费。在12月期间,北京市民使用支付宝打车就有机会获得单笔最高200元的免单额度或是5元现金返还。
2014年元旦,快的打车宣布,北京首次使用快的打车的新用户将获得30元的话费返还。活动持续一个月,预计总投入超过1亿元。
2014年1月21日下午消息,支付宝钱包和快的打车宣布,从明天开始快的打车用户只要使用支付宝支付打车款,乘客每单奖励10元(每天两笔封顶),司机每单奖励15元。这一奖励政策截止时间未定,支付宝和快的打车称将为此投入5亿元。
嘀嘀
2014年1月10日,嘀嘀推出补贴推广活动:用嘀嘀打车微信支付的乘客,每一笔车费减免10元,且额外补贴10元给司机;同时,提供10000单免单,抽中的用户车费全免。根据嘀嘀官方公布数据,受到司机和乘客追捧,微信支付7天超百万单,补贴过2千万,嘀嘀打车与微信支付因此宣布继续投入2亿元请全国人民打车。
快的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郑州、西安、武汉、青岛、长沙、天津、宁波、哈尔滨、南京、济南、石家庄、大连、成都、苏州、厦门、重庆、沈阳、长春、合肥、福州、昆明、南昌、无锡、常州、香港、徐州、太原、南宁、温州、兰州、金华、海口、三亚、桂林、乌鲁木齐等40个城市。
嘀嘀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武汉、南京、杭州、天津、大连、青岛、济南、沈阳、石家庄、太原、厦门、昆明、南宁、佛山、福州、成都、重庆、西安、郑州、长沙、合肥、南昌、宁波、唐山、徐州、鄂尔多斯、呼和浩特、威海、太原等 32 个城市。
从布局线下支付的角度去看,打车行为对用户线下支付习惯的培养较为重要。而一旦用户习惯了某个线下支付产品,又会将这种习惯延伸到PC互联网,此外,PC端的电商规模也远没有线下经济的规模大。
打车应用属于出行服务的主要门类,而出行服务与餐饮为主的本地生活服务又构成用户主要的o2o场景。当大众点评、美团等团购网站角逐本地生活服务的格局逐渐明朗化后,出行服务则成为市场的又一个主要争夺领域。
叫车+支付,简单说,就是在智能手机上下载一个手机APP,在线呼叫和发单,软件基于地理位置进行推送,附近的司机抢单,用户及时享受服务,并用手机直接支付。从手臂招车,到指尖叫车,打车APP正在全国迅速推广。一来,解决打车难问题,二来,降低出租车空驶率。
从城市人口行为方面来看,大城市会有堵车风景线,一大部分人坚持坐地铁,收入欠佳的只能倒公交,剩下的那些是所谓的中产阶级,一部分有车,剩下的会有打车需求,一半以上的是因为工作,奉命打车,他们尤其不喜欢等待,因此打的软件更适合提前预约。
中小城市的一般居民都以公交或者电动车为交通工具,部分高新阶层有车,打车基本上只受天气和节假日影响,固定的打车者不会很多。
早期的出租车服电话务台很有意思,有的地方现在还在用,这种服务台串联了内部供的哥的姐们交流,热线服务又面向外部,乘客可以通过服务台叫车,只需等待。这个模式可以为打车软件提供一个思路。
根据现在的情况,打车软件有两个模式可以走:一是现在拼的火热的圈地模式,先抢够了用户,以后在渠道整合时候,与出租车公司等各环节交谈,增加话语权;二是可以与出租车公司等单位交谈,与其合作或者入股,从行业上游入手,整合出租车资源,然后与移动流量大户交谈。
如果在出租车的调配等方面有问题,无法实现每个区域不同的点安放一定量的出租车,巨头们不妨在出租车公司身上做做文章,考虑从源头上开发新的模式,有效的话,随便一个应用就能实现打的,这比做大量的基于中游的打车软件的工作要容易的多。
打车软件到后期的主要矛盾会是人们的需求与出租车不能提供及时的服务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在当前的主要表现是部分地区使用打车软件打不着车,当然这些地方一般会是比较偏远的,打车软件的布局重点在于大中城市,短时间内解决不了这个问题。
这里有一个方案是,打车软件可以查看后台数据,在人们经常游玩的地方以及各地的旅游名地增设一些出车站聚集点,便于有需求的乘客打车。
从行业来看,打车软件这个领域仅仅是O2O的一点,从打车软件开始,估计今后每一个O2O的创业项目都会打上互联网巨头们的标准,或者是巨头们自己付诸实践,或者以投资并购的方式实现,国内整个移动互联网仅是互联网巨头们后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