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健康的定义和评价标准世间早有公论,不说是否存在公认标准的问题,我一直坚信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健康标准,如同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成功标准一样,是各不相同的。
健康是一种理想状态。
绝大多数时候,健康是可望而不可及的,身体和心理素质都处于完美的状态之中,这在人一生中出现的机会是少之又少。所以健康的标准基本类似于一种理想,就如远方的地平线,无限接近之后,我们发现还不得不继续前进。追求健康,其实就是将其过程的重要性凸显出来,而不是结果的成功与否,不然收获的很可能是失望。然而,我们常常看到许多病人因“健康”的完美情结对某些微不足道、不需要临床处理的疾病耿耿于怀,常年累月地寻医问药,甚至擅自服药,继而导致新问题的产生。
健康是内心的安宁状态。
化验指标和各项检查的正常,并不代表就是健康,很大程度上,健康取决于个人内心的安宁状态,包括对自己的接受和适应,以及对自己周围环境的接受和适应。一个怨天尤人的人就如不能获得幸福一样是不可能获得健康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学会换位思考,就可以在复杂的人际交往中获得内心的真正安宁,从而获得接近健康的机会。随着现代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各种心理疾病逐渐增多,躯体的无病却伴随着精神上的痛苦,从一定意义上讲,这才是最难攻破的妨碍健康的壁垒。
健康是对自我生活方式肯定之后的状态。
要获得健康,有一个前提,首先要肯定自我的生活方式,接受目前和以前的生活状态,比如开朗的人就得接受自己开朗,内向的人就得接受自己内向。曾接诊一个病人,以往对自己的要求是生活平平淡淡,不需要事业上有多少成就,只要一家平安快乐。这没有错,她也安享于这种幸福。可随着周围朋友、同学事业地位逐日上升,她心理不平衡了,开始怀疑和否定自己以往的生活方式,心神焦虑,最终陷入痛苦不能自拔,久而久之,她的身体状况也恶化,出现了严重的健康问题。
健康是只有通过努力才能达到的状态。
健康的到来要通过不断努力和追求,而不是可以轻松取得的。努力的方式很多,比如锻炼、饮食调理、合理安排作息等,但有一点不变,那就是持之以恒,弛张有度。认识这样一位朋友,她结合自己的体会谈论关于健康补益方面的问题,认为不必刻意地去买什么保健品,吃自己想吃的东西,对人体最具补益作用。我看这话未必全无道理,通往健康的路有很多,但是她至少走在一条叫做努力的必经之路上。
当我们明白健康是一种理想状态后,我们就会坦然接受自身的某些缺陷,从而获得内心的安宁,进而肯定我们的生活方式,然后通过自身努力,取道健康,拍马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