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钻研,就有收获
“我有‘三必改’的原则:影响生产的必改、存在隐患的必改、不便维护保养的必改。”孔祥瑞说。
2004年初,孔祥瑞调到煤码头公司担任操作队队长。面对着从国外进口的价值8亿元的系统联动设备,他整天钻研,费时1年多写出了《安全生产十必须》,确保设备正常运转。不仅如此,孔祥瑞还带领全队职工进行技术创新,先后改进了火车挂钩、耐磨衬板等50多处缺陷,取得了比原设计更好的效果。从此,他边干边学,不停地进行技术改造。他说:“当今的时代,只要钻研,就有收获;要效率,必须靠科技。”
知识型工人,更有力量。2009年天津港开办“劳模大讲堂”,孔祥瑞讲了第一课——“怎样维护保养设备”。今年5月,天津港又成立了孔祥瑞劳模创新工作室,由孔祥瑞等劳动模范领衔承担技改任务,负责难题攻关,培养后备力量。目前,他们已确定年度培训计划19项、技改技革项目29项,其中《取料机网筛的清理装置》今年7月已改造完成,并申报国家专利,取料机每小时运量由900吨提高到3000吨。
孔祥瑞主编了全国港口第一本《系统设备故障维修技术指南》,总结归纳收录日常保养和维修的442项做法,目前已有500多项实际操作供一线工人参考使用,成为工人们口袋中的“宝典”。
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
孔祥瑞家住天津市中心区,离港口40多公里,但是每当天气最冷、最热的时候,工作有危险的时候,他一定出现在生产现场。每逢节日,孔祥瑞总是主动值班,把合家团聚的机会让给队友,20多个除夕夜他都是在码头上度过。2005年,正在外地出差的孔祥瑞得知设备出现险情,以最快速度赶回,与抢修小组连续干了两天,直至故障排除才进家门。
孔祥瑞常讲:“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他每天晨会后,一般都会在现场检视,走一圈7号、8号泊位,需时一个上午,观察故障和安全情况,特别是改造的设备、关键的部位,发现问题随时处置。“只有在一线,才有解决问题的捷径。”
“一线党员强,职工队伍强,企业发展强,国家方可强”。作为党支部书记、队长,孔祥瑞关心每个员工的成长,把“发展港口、成就个人”的企业文化理念传递给员工,在队里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在他的带领下,孔祥瑞操作队先后荣获全国总工会“工人先锋号”等部市级以上荣誉16项,维修班QC小组连续3年获得“全国质量信得过班组”称号,多人成为全国和天津市技术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