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公司都有自己的期刊或是报纸,有自己的企业文化手册。文化手册部分,在最后一章单独与大家分享,所以这里我们聊聊期刊和报纸这些可见的硬件资源如何更好的服务文化建设。
今天我们分享的范畴,主要包括两种形式,一个是成册定期发行的期刊;另一个是成页定期或不定期发行的报纸,因为内容有很多类似,所以一并讨论,在本文索性都叫内刊。今天随的传播媒介的不断发展,内刊的呈现形式已不只限于传统以纸为媒介的形式,还可以是电子期刊的形式,这种形式优点是内容多样、传播便捷、成本低;缺点是需要改变读者的阅读习惯,尤其是需要投递给客户的期刊,更有这方面风险成本。
它是让文化落地有一个载体!
毫无疑问,所有的硬件资源负有文化载体的功能,企业内刊更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它让客户听到我们的声音!
企业内刊是企业对外的一张美丽的名片,让我们的客户了解我们发展、了解我们的产品、了解我们的故事、了解我们的气质与性格,对外彰显我们的个性。
它让团队知道我们的进步!
公司要有发展,员工更要看到公司的希望,通过期刊这种形式,公司可以最新发展取得的成就、公司当下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公司又有哪些新的想法等最新鲜的资讯,用这种官方正式的媒介形式,定期传递给我们的员工,让员工更好的理解公司的战略,给大家方向,给团队希望!
我们一直倡导,速度第一,完美第二,0.1>0所以,对于公司的内刊,一开始做可以从简单的报纸做起,没有页数的要求,内容也不一定专业,所以容易入手。其内容的框架,可以请专业人士给设计一下,有了模版之后,每一期按模版组织内容即可。而且前期我们可能也没有专人来做这件事,没关系,如果只是内部的期刊,甚至可以各部门轮流做编辑,PK哪个部分做的更好,公司给予一定的激励政策就可以了。
而随着企业的成长成熟,期刊的发行量越来越大,当然制作水平更加专业化,比如有的公司有专门的编辑部门,甚至有自己的记者和编辑,企业自己的团队就具备采、写、摄、编等各种能力,使得刊物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从更高水平展示了企业形象与实力。
总裁是文化的第一推动力,投稿这事也不例外,甚至您可以在公司内刊上开辟专栏,以此作为与团队沟通的一个桥梁,事实上,随着企业不断做大,人数越来越多,企业也不再是三五个人,七八条枪的年代,企业家再想找一个时间和一线员工一起吃,一起住,随时都能与员工交流的机会几乎已经没有了,不是你不想,是真太忙了。而这份杂志或是报纸,正是企业家与所有员工交流接触的好机会、好媒介。你虽不能听员工说什么,但至少你可以让员工了解你的所思所想,给大家一个观点,一种视角,一个立场,一种态度,一份信心,一份希望。
有了这个载体,一个关键收益就是,老总可以经常的在企业内刊上发出声音,给大家方向。比如张瑞敏在海尔内刊《海尔人》上发表过《得意不忘形,失意不变态》、《顾客买的是享受,不是商品》、《能阻挡我们的只有我们自己》、《亮出你的“中国造”》等经典文章,及时发出总裁的声间,给团队提醒和方向。华为的任正飞也在《华为人》上发表过《我们向美国人民学习什么》、《华为的红旗到底能打多久》、《在自我批判中进步》、《雄赳赳,气昂昂,跨过太平洋》等文章。还有阿里巴巴的马云经常在公司内部的邮件平台中给员工发邮件,写信,事实上他们都是利用这些资源塑造公司文化高手,帮助公司统一思想,达成共识,打造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