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面临着许多挫折,这是很平常的一种事,但孩子是最单纯的,还没有经历过挫折和见识过这个世界,作为家长,我们一方面担心外面世界凶险,害怕孩子以后吃亏受伤;一方面又焦虑孩子太脆弱,抗挫能力差。
于是,我们想该怎么样帮助孩子经历一些必然会遇到的挫折,但也要深刻认识到,家长帮不了孩子一辈子,所以要反思如何进行挫折教育,这过程中很多家长都会出现一些误区:这些话不要对孩子说了。
1、“没关系的,这有什么呀!”
这是很多父母面对孩子受挫时会脱口而出的一句话,特别是孩子还在低年级时,鞋子穿不好,红领巾系不好。于是我们本意是希望孩子好受一点,说出了这句话。但这样的话其实却是不重视孩子的挫折,甚至可以说是在“嘲笑”。
受挫的感受是非常主观的,我们不能用自己对于这件事的认知去判断对方受挫的感受。看似安慰的话,其实就是在不认可不认同孩子的受挫经历。
这样的回复常常会让孩子遇到困难就会退缩逃避,更加沮丧无助,“自己最亲密的人原来觉得这件事这么简单,我却做不好”,孩子的自信就会被慢慢消磨,他就真的放弃努力和尝试,觉得自己肯定处理不好。
2、“别哭,妈妈来帮你”
很多父母会把“孩子开心,孩子不哭”作为养育的终极目标。在这样的一个迷思下,很多父母见不到孩子任何的负面情绪,总是用应激反应来制止孩子的负面情绪,给予过多不必要的帮助,总是无条件地满足孩子的所有需求。
这样的孩子不仅容易出现自我中心严重,也不利于拥有良好的抗挫能力。这类家长完全包办代替,替孩子制造了一个“真空免疫环境”,孩子小时候完全没有经历过挫折,长大后一点点困难就会退缩,甚至一蹶不振。
3、“你要勇敢点!”
这应该是大部分父母的情况,会同情孩子的受挫心情,但常常后面紧跟一句,“你要勇敢一点,你可以自己完成的”等类似鼓励孩子的话语,这非常普遍。
但这样泛泛而谈的鼓励话语,却没有教会孩子任何面对挫折的方法,“勇敢是什么?到底该怎么努力?” 抗挫的关键是要教会孩子如何去分析挫折。
生活中打倒我们的绝对不是挫折本身,而是面对挫折时的消极退缩和逃避的态度。因此,“挫折修复力”才是关键,这才是我们真正要教给孩子的。
总的来说,孩子是需要家长耐心去引导,细心去观察,用心去培养的。父母与爷爷奶奶对孩子的溺爱不可长,也只有让孩子学会勇敢面对挫折,学会独立,才能让孩子往积极的方向成长,这样才是真正的与孩子一起成长。给予孩子系统化的情商培养很重要,让孩子能更自如的轻松应付生活中的大题小难。